因而,就是说你可以有一个非我来规定自我,作为它的充分条件,但同时我,也就是自我本身,也是可以分割的。如果这个自我不可以分割,它就推不出“非我”来了,就铁板一块了,它就是完整的一体了,自我就是自我,不能有非我存在,这叫不可分割了。
对于费希特来说,自我它一定是可以分割的。如果它不可能分割,它也就不存在一个非我了。它也不存在一个非我,所以,自我跟非我同时都是可分割的。可能这个可分割的非我跟自我它们形成了一个对立。
最后构成了一个整体(—A+A=X),这个整体就是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这个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其实它指的就是经过非我的对设活动之后,所回到的一个原始的自我、原初的自我。你就要问原始的自我与原初的自我,和尚未进行对设的自我是什么关系?因为尚未进行对设的自我,它也是个原始的自我,如果它没有这样的对设,它不就原始的吗?
它怎么又变成了一个原始,列宁曾经在归纳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时候,说过一个很经典的一个比喻,当然这个比喻不是来自列宁,其实也是来自黑格尔本人,只是他把它强化了,这个比喻就叫“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就是当我们最初得到一个A的时候,得到一个自我的概念的时候,这个自我的概念它还停留在没有对设,也没有自我设定的活动。
这就是他说的事实行动。原始的本源的行动当中,它还没有进行一种对设活动,也没有考虑到自我对自我的设定,更没有非我对它的设定,就是一种混沌一片的一种状态,这个时候,我们把它叫做一种自我意识的呈现,就体现为它没有想到它的对立面。
可是一旦自我通过自身的一种设定,和非我的一种对设,而最终形成的一个自我,这个自我不再是最初的A了,它就变成了一个X,当然这个X是一种带符号了,你也可以用别的字母来代替,这个不重要,只是为了表明它跟最初的A不同了,但它仍然是A只是它不同于最初A了,它已经超越了最初的A了。
所以,它形成的不再是一种自我意识了,而是意识本身,它形成的这种意识本身里面,就已经产生了对自我的设定和非我的对设。黑格尔喜欢用一些例子,来说明辩证法的思想,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关于种子和结果的关系。
一个植物的种子,它包含了一个植物生长的所有的要素。可是一个植物,当种子被播种以后,它在土壤里生产,需要有外部的环境水分等等来使其触及它生长,但它生长的过程是对种子自身的否定。
因而,它对种子自身的否定,其实就是一个非种子,换句话,就是一个非我对自我的否定过程。因为它是用非我来规定的自我,使得这个种子慢慢的,真的长成了自我了。因为它原本就是个种子,我们看不出它什么样子来,但它原本应当的东西将来要长成这个东西,其实已经包含在种子之中了,只是它没有被成长出来。
因而,一旦它生长出来以后,它原本的状态才真正显露出来,因而,它的生长的过程,就是对它种子状态的一种否定过程。而这个否定本身,恰恰是对他自我的一个重新规定的过程。这是举个例子来说明,类似像这样的事物,它本身已经包含了一种必然性,它的可能性只是通过他的外在的环境,而使其必然性得以显现。种子包含了必然性,并不是因为它是有这种可能性,最后长成那个样子,不是各种可能性的一种变为了现实,而是说它自身,它就包含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但是,这个必然结果是通过外部的环境,逐渐促使它,使其它的必然性得以显现。而这个显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它最初的形态的一个否定的过程。它长成什么样子,最后长出那个样子,是它种子形态的一个否定过程。
比如说,我们种的是一个西瓜种子,它结出来的东西应当是西瓜。换句话说,我们看见西瓜,是对西瓜种子的否定,但同时又是使其成为自我的一种肯定。因为所有最后的结果,它已然包含在了种子当中。
所以,必然性是存在于他的最初的自我当中。
在费希特的理解当中,这样的合题(—A+A=X),如果我们把最初的自我意识A看作是种子的话,最后他得出的这个意识本身,就是那个结果X。
但是,这个结果,它的确是对最初的自我的一个回归,形式上它是一个圆圈,但在思想上,它不是圆圈,思想是在前进,在上升,就按照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是在不断地前进,是不断的上升,因为每一步它都会增加新的内容,它并不是完全形式上完全回归最初的状态,而相反它是包含了新的内容的。
所以,这里的X它从形式上看,它似乎是回到了A,但在内容上它却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丰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从“正、反、合”,这么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正反合”这三个历史的阶段或者说发展的阶段,正是概念自身运动的三个阶段。
通过费希特所讲的概念自身的发展历史,或者叫关于自我,当然我们可以把自我这个概念,理解为他所谈的所有的概念自身发展历史。虽然他把“自我”,强调为他的知识学当中的一个核心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由此推广到它所有其他的概念当中,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学的一个体系。
因为所有的概念,都可以经过这样正反合这样三个发展阶段,从而形成一个比较丰富跟完整的一个概念内容。由此正反合,这三个方面,它们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概念体系,就使得整个人类的知识,具有了所谓的稳定性和完满性。
所谓稳定性和完满性是指什么?
“稳定性”是说任何一个概念,它可以不依赖于这个概念之外的其他的东西,它自身就可以完成概念的演化过程。因为一旦引入了别的东西,它就不稳定了,它就有变化了,所以,它是稳定的。
但同时它又是完满的,因为它是经过了对自我和非我的两次设定,而使其达到一个最终的结果,因而,它又是完满的。
因为,人类思维活动当中,“肯定跟否定”这两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的方式。
这正如,亚里士多德讲的形式逻辑,给出的三大命题一样,这三大命题里面,其实包含的就是肯定跟否定的原理。
只是到第四个命题,也就是莱布尼兹给出了命题,那就开始排除,也就是说,寻找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了。那是莱布尼兹的逻辑,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当中,还是基本上延续着一个简单的,肯定跟否定的这样的思维方法。
所以,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费希特他就认为,只要我们经过了肯定跟否定这两个阶段,我们就可以说概念的发展,已经达至圆满了。所以,你不能够在这找到其他的道路,存在变异的可能性存不存在?
如果从概念上来分析的话,任何一个事物对种子,它一定包含了成其这个事物的所有必然性。如果你要说变异的可能性存不存在,是存在的,但是,这个存在是取决于,你外部环境足以强大,而改变了它内部的结构,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存在变异的情况。
但是,变异往往是偶然的。因为它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的,比如说,在以人为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部结构,而不是它自身改变。但是,这样的改变是偶然的,是属于事物的偶然性,不属于事物的必然性。如果按照逻辑来说的话,一个事物的必然性,就应当是一个事物成其自身的所有条件。因为只有在这种必然性当中,我们才能够看出事物成其为一个这种事物的情况,或者是根据。
我们刚才讲的以西瓜为例的种子,西瓜的种子之所以把它叫做西瓜的种子,是因为首先它是来自于西瓜本身的,然后我们认为来自于西瓜本身的种子,它如果是播种下去,它自然会生长出跟它最初所在的西瓜同样的一个西瓜。
换句话说,它应当仍然是西瓜,虽然它可能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但它同样是西瓜。在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所有的可能性,都隐藏在了它的种子的必然性当中。这完全是由于概念自身,或者是由于种子自身演变的一个结果。它不是外部的力量,作用于它而实际产生的结果。
但是,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巨大的毛病,当费希特说,自我能够设定自我,并且通过非我来对设自我,最后形成了关于自我的那种意识本身的时候,我们讲,他讲的这个东西,都是根据概念自身的演化,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主观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