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阿人,都对“曹植醉”非常了解,它曾经是东阿一个酒文化品牌,稍大一点年龄的人大都喝过,并且伴随了他们几十年的喝酒生涯。
其后,曹植醉逐渐被“东阿王”所替代,二者各领风骚数十年!
现在,想喝“曹植醉”的话,你得去东阿鱼山风景名胜区或者东阿影视城的购物中心去找了。
只有那里,还能见到“曹植醉”,但亦是物是人非,且已价格不菲了。
如果你家里还有“曹植醉”的话,告诉我,我买一瓶,留着珍藏。
其实,和我一样,东阿人都有一个“曹植”情结,因为曹植是咱的“东阿王”,更是他的“终焉”之地。
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只有41岁,这样的年龄,在那个时代,应该也是属于早亡了。
究其原因,酒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吧。
我们暂且放下现在的“曹植醉”,去三国
就是现在,如果天天和他一样“曹植醉”的话,身体也会被掏空,50岁左右不再喝酒的人已经大有人在。
就是因为喝酒导致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
在缺医少药的三国,加上郁郁不得志,每天都“曹植醉”的话,曹植疾病缠身肯定是不争的事实。
在历史上,那到底曹植究竟有几回“曹植醉”?
一醉:闯司马门
一次曹操在自己外出征战时,令曹植留守邺城,可谓是授他以大任了。结果曹操刚一走,曹植就饮酒饮得大醉,并趁着酒兴坐着马车,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曹操回来知道此事后大怒,将负责管理司马门的公车令处死,来杀鸡儆猴。
二醉:不能受命
闯司马门事件两年后,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这次曹操真的是怒火攻心,失望透顶,从此不再重用曹植,后来就立曹丕为世子。
三醉:醉酒悖慢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曹植的个人生活状况非常艰难。曹丕想尽办法对他进行残酷的打击。"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协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曹植的《谢初封安乡侯表》说自己"忧惶恐怖"、"精魄飞散"。
至于其他,则少见于史书,但曹植“醉酒”的形象深入人心。
是因为有了“曹植醉”,才有了“八斗才”和“七步诗”,还是因为郁郁不得志,才有了“曹植醉”,我们不得而知。
毕竟,历史的真实,只在于写史的人。
至于曹植,他丝毫没有左右历史的权利,但曹丕有。
所以,对于曹植的是与非,功与过,谁人能辨得清?
但他留下的,对后世的启迪,却是真实而又真实的,这还不够吗?
于历史的片言只语里,窥见一丝的真实,或者你自认为的真实,慰藉你的或者同频之人的心灵,就足够了。
但愿“曹植醉”不是真的“曹植醉”,但愿“曹植醉”真的是“曹植醉”,醉里的清醒,清醒的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