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真实的生活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职场上,你可能是基层员工的领导,这时你是管理者;同时在老板面前,你又是老板的员工,是被管理者;在父母面前,你是他们的孩子;在妻子面前,你是他的丈夫;在孩子面前,你是他的父亲……
生活是立体的,这些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是真实的你,而这些角色背后,呈现出来的是「关系」,也就是彼此对对方角色上的期待。如果把关系用错了地方,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在工作中,这是一个「名利场」,强调的是「交易关系」,但有些公司却在强调「家文化」,这种不匹配的错位,就是公司发展不好的根源。
再比如在家里,强调的是「爱」,如果用「明确的利益算计」跟父母算、跟另一半算、跟孩子算,成为孤家寡人就是注定会发生的事。
所以,在不同场景下,你的人设要符合目标人群脑海中的想象,于是就衍生出这样一句特别经典的老生常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神话。”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所跟你展现出来的当前角色,只是他众多角色中的其中一个。角色在短期内,是可以「扮演的」,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扮演角色」之间的「错位」,就是「人设崩塌的风险点」。
比如某些明星的人设崩塌,往往就是从绯闻开始的。这些绯闻往往就是内心龌蹉的真实表现,但这样的价值观又跟公众所期待的价值观不符,好不容易在公众脑海中建立起来的人设形象,强烈的反差就把人设击穿了,人设崩了,名利场也就跟着崩了。
所以,人设在短期内是可以包装的,但拉长时间维度看,「真真实实做自己」,在不同的场景下,呈现出与当前场景相配的价值观,走正道,这样的人设才能立得住,才能长久。
如果你想跟一个人交往,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这个人在其他场景下的角色,多跟他身边的朋友、合作伙伴、父母等聊聊,这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摸清了。
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场景,不是在台面上,而是在私下。台面上有可能是装的,私下里是相对放松的时候,也是你最容易观察真相的时候。
肢体语言、情绪、话语等等,在这些细节里,就会呈现出他对你在角色的期待。而这个角色期待背后的价值观里,也能反映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常「深谋远虑、共情力强、责任感强、执行力强、正直仗义、有匪气」的人,会对别人产生极强的吸引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角色状态背后的内心活动,才是修炼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