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可谓席卷微信圈。趁闲暇,俺诚心敬意从头看到尾。深感:这哪里仅是一部励志大片?简直就是一催泪弹,几处巧妙设计,几个意外结局,让人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马克.吐温说:手里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在教育战线奋战多年的叨叨杜,终究摆脱不了拿起“教育”的锤子去寻找可以下手的钉子。影片中一手把女儿由底层推向精英人群的父亲,究竟有哪关键的见长之处?这部影片给我们了什么启示呢?
最大的启示:“见识”在教育的导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基础教育如何?贫困人群受教育的程度如何?通过影片我们可以一窥端倪:既然“父亲”对尚处于小学的女儿的在校教育不抱任何希望,另觅它途,我们可以推测出印度的基础教育,尤其是贫困人群的基础教育质量绝对不够高;同时,“女儿”的同伴小小年纪出嫁的镜头告诉我们:在印度,女孩子的教育得不到重视,她们的教育有被任意剥夺的可能。
“知乎日报”有一篇报道题目如下:“印度的教育现状很糟糕。”这篇报道印证了我们的猜测:印度的教育现状很糟糕,其基础教育尤为糟糕。这篇报道告诉我们“印度的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十分严重,公立学校学生缺少文具,教室简陋是常见的问题。教学质量同样堪忧。教师的素质很低,很多(或许将近一半)的印度学生有留级甚至降级的经验。性别歧视问题。虽然在小学阶段占据了学生总数的40%,女孩却很难完成8年的法定教育。尤其在农村地区。”
在如此现状下,无怪乎作为曾将的摔跤运动员的父亲对女儿在学校教育不存希望。那么,为何这位父亲选择“摔跤”,作为改变女儿命运的契机?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时,你对于自己的不知道不会有任何不适,倘若有一天你知道自己“不知道”,那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因自己的“不知道”而恐慌、痛苦、挣扎,继而改变,改变到:知道自己知道的地步。到了知道自己知道的地步,那必然是锥立囊中的脱颖而出了。
改变的关键,各位看官:您一定已经发现: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知道同样重要。这知道、不知道背后的秘诀就是:见识!
这部影片的开始,当父亲对于两个女孩的前途重新定位,寄希望于“摔出个未来”时,遭遇各种冷嘲热讽,各种冷眼冷肠。背后的原因便是:这位父亲以自己的已知(女孩可以摔跤,摔跤有前途,可以以此来改变命运)来在未知的人群里行走,挑战了周围人的未知,于是,打击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后来,两个女儿相继崭露头脚,走出小镇,进入省队、国家队,成为整个小镇乃至全国的荣光之时,所有村民继而转向。影片仅结束时,大女儿进入国际摔跤大赛的决赛,小镇上的一个关键人物(原谅我,记不住名字)带自己尚幼的女儿出国去决赛现场为“大女儿”摇旗呐喊。通过“父亲”与这个小女孩的对话:“你喜欢摔跤吗?”“非常喜欢!”我们可以知道,那位关键人物极有可能有“拜师学艺”的居心和可能。这个转折彰显的还是“见识”的重要----当知道自己不知道,继而知道自己知道后,必然采取必要的措施去弥补因“不知道”带来的损失。
那么,我们开始假设:倘若这位父亲没有足够的见识和洞察力,看不透当下教育的糟糕,没见过摔跤的女孩子,那么,请问:他的女儿还有改变的可能吗?再问:倘若全镇子的人们都知道女孩可以通过摔跤来改变命运,同时,假设孩子们都有摔跤的天赋,那么,这位父亲成功的机率是不是明显要降低很多?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为“见识”把好了脉,“见识”的关键之处是:你不仅正确,还必须是独树一帜的正确。对,大家都正确时,你的正确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只有当你是“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正确”时,你才会胜出。还有,见识不需要你走遍大好河山、阅近人间绝色,见识就是你在所在的圈子里,比其他人先知先觉就可以了!
来,来,来,举例说明一下下:叨叨杜曾研究过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发现绝大多数这样的家庭,真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大家眼中的见识短浅、行事粗陋的家庭,这些家庭的的父母或者有一方是村里的干部;或者有一方是在外打工的包工头;也或者是行走江湖靠手艺吃饭的手艺人,只不过村里薄田尚在,名份未失;也或者是当年酷爱读书,但机缘巧合,未谋得出路的半个文人……这些家庭与周围家庭的不同就是:他们坚信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遇,因此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教育机会……所以,他们的孩子与周围孩子相比,胜出了。
看到这儿,您是不是特别想知道“独树一帜的正确”或者说:比其他人“先知先觉”的方法?看看影片中的“父亲”的做法,我们便会学得关键的几招。
首先:这位父亲曾经进入过优秀的圈子和群体。电影背景早就交代了:这位父亲是曾经的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才放弃摔跤。也就是说: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
还有,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处境、资源以及行业信息,你看,影片里的“父亲”之所以这么力排众议、放心大胆的让两个女儿学摔跤,关键是:他知道基础教育的糟糕使得女儿们靠教育无法摆脱现状,他还知道女女孩摔跤有前途,高一级的城市有此专业,国家有此需要……
《庄子·列御寇》里有这么一则小故事:“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位朱大哥连龙都敢宰,你说他厉害不厉害?但是,问题来了:龙在哪里?尽管你的“屠龙之技”武艺了得,可是无处安放啊!
当然了,正如不能寄希望一颗小草长成参天大树、一只鸭子飞向高空一样,这位父亲的智慧之处还在于:发现了孩子的特质,然后导引出来、强化起来……
方向错,再努力也是白费功夫,倘若影片里的“父亲”犯了导向性错误,那么,也便没有这部影片了。真为他老人家捏一把汗:真乃险棋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