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是一本非常难懂的偏专业类的书,但读过之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医生从业日记,记录了作者从小白医生到一个成熟医生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读完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改之前对医学的认知。原来医学并不像曾经以为的那样,是精确、理性、有据可依、无所不能的;相反,医学不但充满了各种未知和谜题,还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就像本书的原名“Complications”,我理解可以译为“不确定性”。
首先,疾病是不确定的。医学上大多病症无法解释。比如,有人会忽然无缘无故地头疼,又忽然无缘无故地好了;有人得癌症被医生判了“死刑”,放弃治疗以后却神奇地自己康复了。2011年有一项针对620名德国患者的研究发现,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足足占了所有已报告症状的2/3。
其次,面对的病人是不确定的。同一种病长在不同人的身上,它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都可以是天壤之别;同一种药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甚至还有副作用。
最后,连医生自己也是不确定的。书中有这么一段令人震惊的描述,有1/4接受子宫切除的病人,1/3植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手术后并没有明显好转;误诊导致的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数的40%,而且这个比例从1938年以来,一直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善。
医生每天都要面对“不确定”的疾病、“不确定”病人以及“不确定”自己。基础理论(病因、病理)不明了,患者信息不充分,医生个体的知识、能力、经验都不平衡。病人因为无法确诊而惶恐不安,医生因为不能确诊而左右为难,医疗费用因为不确定性的探究而节节攀升,社会舆论因为不确定性而质疑医学的科学性。
医学其实和教育特别像,都是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去寻求突破。面对医学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寄希望于医学和科技的进步,也可以寄希望于医生技艺的精进,但是这些都不是关键因素。这里的关键因素是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医生要成为患者的向导,要给予患者温暖的抚慰,患者也要学会接纳医生,给医生更多理解和成长的空间。而教育的关键因素,也不是科技、数据、或者人工智能。就像医患之间一样,应当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最直接的能量与爱的传递。
好未来的创始人张邦鑫老师,在2018GES大会上,讲述了自己当年做家教的故事,他曾经辅导过一个6年级学生的数学,后来孩子的数学成绩优异,进而形成口碑,通过家长之间转介绍成为了好未来的起点。但多年后又和孩子见面聊起当年补习场景时,发现孩子竟然对他当年在讲一篇科幻作文时,问这个孩子到了哪个星球,外星人长什么样子的场景记忆犹新,而所有这些都发生在16年前。
在我看来,不论是医疗还是教育,无论是师生关系,医患关系,恋爱关系,朋友关系,甚至是上下级关系。很多年后,他(她)不会记住你讲过的话,但他(她)能记住你对他(她)的感情。
就像张邦鑫老师会上说的:
“未来教育一定会和科技结合,但是,教育的本质不是科技,科技只是帮助和完善教育活动的手段。老师跟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根本不是教了多少知识、用了什么手段和方法,而是传递了多少热情、多少能量和爱,以及多大程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从中得到成就感。”这些在他看来,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科技、数据和人工智能改变不了的。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描述外科医生的境遇的话:
“医生属于一个孤立的世界……病人一个一个地来,手术一台又一台地做,到头来,你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好不容易成功做完了一台手术,喜悦却不知道该跟谁分享。病人术后因为并发症死亡,又有谁了解你的感受……”。
这本书让我明白,医生也是普通人,也会孤独和绝望,也渴望被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