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
课堂进入到了第三部分,“我发现”,重点就是解决闰土的话,讲了几件事儿。
(1)孩子们总结出来了,海边捡贝壳,看瓜刺猹,在总结“雪地捕鸟”这件事的时候,费了一些周折。
孩子们先是说出了用竹匾抓鸟,这时候,老师引导课文中的话,文中说——第二天,我就想和他一起捕鸟去,他说不行,为什么?
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才明白,捕鸟必须要有条件,那就是下大雪。
这个时候学生重新修订了小标题的说法,从竹匾捕鸟雀到雪中抓鸟雀。
但同学有的说出了捕鸟这个词儿,老师就抓紧又追问一句:你觉得是用捉鸟雀好,还是捕鸟好?为什么?
这个环节的确是用时间比较多,但是,多得比较有价值,至少徐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怎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课文的内容,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技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事件的复述,老师从复述中引导出小标题,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也让我们知道语文课上,对学生的引导要用一种怎样的状态来进行。
(2)潮汛观鱼
四件事情已经总结了三件,剩下最后一件。
学生最初的问回答是:潮汛要来的时候,有跳鱼儿在跳。
这时候,徐老师对儿化音进行了强调。
为什么说跳鱼儿啊,而不说跳鱼呢?这两个词语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孩子们在反复读过之后,就知道了儿化音让词语和句子生动很多。
然后老师再问:潮汛时,闰土要去做什么?
学生回答说:看跳鱼儿。
老师直接总结成为潮汛观鱼。
我在想。刚才雪地捕鸟的环节,老师一步一步引领,让学生直接理解了雪地捕鸟这个小标题的存在。但这一次为什么,潮汛观鱼这样的小标题,不是学生总结出来的呢?
如果按照扶放结合的原理,这个潮汛观鱼应该放在前边,雪地捕鸟放在后边才更为合理。
不过,我又想,这样来做的话,对于文本的顺序,是不是有了颠倒?
再或者说,潮汛观鱼这个小标题让学生总结出来是不是更加理想?
(3)感知闰土
在对文本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解之后,或者说对闰土进行了立体化的感知之后,许老师又把孩子们的思维转到闰土给“我”讲故事的形象上:这时候的闰土,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孩子们说到了羡慕和向往,说到了见多识广,也说到了高兴认真这样的词汇。
老师做了肯定,闰土在讲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一定是很开心很得意的。那么闰土在我眼里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通过全文,我们知道,闰土生活的环境是在江南水乡,那里天宽地阔,是每一个孩子生活的天堂。但对于“我”来说,只能生活在高墙内,看到的只是四角的天空,对于闰土的羡慕和向往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在这个地方,没有聆听到孩子们对闰土这一角色通过读得来的体验过程,不得不说有一些遗憾。
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把朗读展示一下,从朗读中体会到人物的形象和心理,那种高兴,那种满足,那种自如,那种随意,我想,孩子们对于闰土的这一形象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