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为啥喜欢看电影,我觉得在看电影的时候,会忘记自己是谁,把很多情感在那个时段像血液一样流过身体,然后,人就慢慢安静下来。
罗曼蒂克消亡史 简单影评
影片算是哪种类型,我真的不知道。但就是会让人为之一振。非要总结就是,抗日时期的爱恨情仇。
影片一开始,从一段对话引发。足见葛优所演角色正义下也是心狠手辣。毕竟,还是很多上海滩黑帮的格调。
当然,接下来所谓的日本的合作,预兆着战争的开始。故事正式启动。
一个一个角色被杀害,那一场刺杀日本人的饭局,也大快人心。只是没想到也是无间道一场。
而且,每次射杀,都是枪声清脆,打得声声入耳,入心。但随之而来的背景音乐也是很有戏剧性。有点讽刺,冰冷但是残忍,当陆先生一一走过家的楼道,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和血泊和背景音乐相互呼应,残忍又无可奈何。
其实,本片更有意义的是对人性的探索。
也是故事中每个女主角的爱恨情仇。章子怡有点像《驴得水》张一曼,喜欢追求自由的(性)生活。但是,她更显得荣贵和雍华。作为大老板的妻子,也是和各种风流人物交往撩情。
描写得最深刻的便是,当日本间谍在送她离开上海的途中,为了求生,他不得不选择去当这个间谍的性奴隶。所以,导演其实并没有像很多以前的影片一样,女性要保持忠贞,任何出轨的行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而,当你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不敢保证每个女性的选择都和电影中,章子怡的选择相反。
所以,她选择了沦为奴隶般的地下生活,准确地说是沦为性奴隶,苟且地活着,毕竟活着。如此动乱的时局下,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见仁见智。
当然不得不说另一个女性,就是袁泉扮演的一代演员的命运。
她的丈夫也因为保全自己而不得不选择,放弃她去了云南。特别是他先生在离别时说的那一段,天远地远,心在一起。真的让人哭笑不得。而她也被迫嫁给了上海有钱有势的陆先生。这就是忠贞女人的下场,也是凄惨。但结果还是要比章子怡所演角色要好。
当然,最后一个让人为之一惊的便是,战争平定后,陆先生再次找到当年这个日本的间谍。条约上应该是让他死,死了之后会抚养他的两个儿子,否则立刻处死他的两个儿子。这个日本人,还以为陆先生还是属于很有正义感很仁义的上海人。却不料,其实我也没想到,陆先生当场就处死了他的儿子。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中,祸不及下一代,毕竟他们的儿子没有犯下任何过错,如果杀了,那么陆先生本身也就是要被唾弃。所以这也是人性所在,电影精彩所在。如果你的妹妹,你最挚爱的人,你的所有家仆,被这个人残忍的杀害,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其实,很多人可能说,你把那个人本间谍拉出来杀了就完事了,关孩子什么事。但,陆先生本来就是上海凶狠的人物。最后,为了救自己的小儿子,这个日本间谍的父爱也不得不做出牺牲自己的抉择。所以,好人不一定什么都好,也会有兽性,坏人也不是像抗日剧中一样灵魂中无一点人性。如此的对比也是精彩之处。
但是有一处没看懂,日本间谍在送章子怡离开的时候,车上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杜淳演的“特工”,一个是韩庚演的导演,两个人不是都被杀了吗,为啥还会有后面杜淳保护陆先生,最后杀掉间谍的场景。
影片还是体现了上海那种精致的生活,不管是起居还是饮食,都是精致而舒适。颇有味道。
总得来说,影片故事跌宕起伏,很多地方出人意料。一个是陆先生的妹夫十个长期的卧底,二是章子怡所演角色的命运如此曲折。三是陆先生的人性如此复杂。
不得不说,影片的配乐精彩绝伦,每一次杀人时候的枪声,都是一针见血,感觉打得冰冷而疼痛,伴随背景交响的讽刺,动荡的时局好像已经习惯如此。让人印象最深的歌曲,莫过于送章子怡离开上海那个片段,配上汽车行走在芦苇荡上,一身专为这个乱世红颜打造的歌曲,用上海话唱出来,有一种凄美,更有一种阴深,更有一种怜悯。和《金陵十三钗》中
《秦淮景》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那段童声唱的有关父亲的歌,两次出现,每一次都让人感受到人性在生死间的无奈和悲伤。
很不错的影片。也可能是我个人偏好这一类的很多浮现真实人性的片子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