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王国维是读书时期无意看到他的传书,才发现民国时竟然还有如此惊才艳绝的学者。
他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誉国际的学者。郭沫若称他新史学的开山之人。他平生学无专师,却将西学与中国的国学相融,创立新的思想体系,并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均有创新和深诣。
1877年,王国维出生于杭州府海宁城的一个世代书香家族。受家庭的熏陶,他自小就博览群书,为他今后的文学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他渡过了稍微平和的童年后,辛亥革命、清政府解体等等历史大事便接踵而至,这时大量的西学便由此进入了中国,王国维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学习西学。在这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年代,有一大批读书人出国留学,王国维也不例外,他曾乔迁日本与大量日本学者交流。在这个时期正是他对甲骨文、古学、戏曲研究的开始。回国后,因他学识丰富以一介布衣行走于溥仪的南书房。后因北京政变的发生,成为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1927年自投于颐和园的昆明湖。
他一生专研学问,淡泊名利,生活简朴。
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人间词》与《人间词话》。
他提出过较为著名的治学观点是他在《人间词话》里谈到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这三种境界同样使用于爱情离合、仕途、人生起落等等。
在那个年代文人大多颠沛流离,可那一辈的人却是最单纯,治学救国是一生的信念,就连命也是由此而支撑。
借用余秋雨先生一句话: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