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教育的缘故,私下和不少学生都成了十分交心的朋友。彼此会交流对人生的一些想法,在这过程中,我遇到最多的问题大概就是:我不太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怎么办?原因自然可以是各式各样的,譬如当下的工作太可预期了,一眼望到路的尽头,不免灰心丧气。或者一直忙忙碌碌,深感疲惫,却不知如何抽身。又或者,只觉生活无趣,似乎不真正缺什么,但也没有那种蓬勃向上的朝气。
作为一个酷爱思索的人,我自己也常时不时的陷入人生的虚无主义之中。说出来很多学生都不大相信,唯有身边挚友知道,每隔一阵就会拉着她,聊一聊“天然丧”这回事。闭着眼睛陷入忙碌固然也是一种假性偷懒的方式,因为可以回避那些真正意义上的问号,它们又是极其费力才能解答的。但唯有内心深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在不时提醒我们,似乎有些梗一直卡在那儿。
前阵子读完了《精要主义》这本书,又抽出时间二次梳理了下,似乎帮自己理清了某些思路,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分享下想法。
在宏观框架上,作者提出了“探索—排除—执行”的三步流程。因为作者认为,做过多的事并不是人生的意义,而是真正寻找到个人贡献峰值之所在,如雨果所描述“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
看似简单的三个词六个字,但每个词在其环节中,其实都需要非常多的智慧。比如第一步的探索,在我看来,先探索后排除的方式其实就是先发散后聚焦的逻辑。只有收集到了较多的信息,内心有了较丰富的体验之后,我们才更容易筛选出心之所向。但不得不说,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并不崇尚这一套。并没有太多人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令你深受启发的是什么?你特别擅长的事是什么?在这世间满足你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我们很多人是遵循着父母或者主流价值观的那把度量尺,而站在了今天的方位上。所以,真正的探索,首先需要勇气。
探索同样需要理性和逻辑,不然我们很容易服从于我们的情绪和惰性。学会调动我们的深度思考力,站在更大的图景之中,剥开最浅显的外在现象,去理解事物真正的要义。因此,作者与上一篇文章里介绍的《稀缺》作者一样,都鼓励大家主动去创造余闲。作者提出一个非常妙的观点:“焦点”一词不仅仅是我们的拥有物,也是我们的行为。过分死死盯着一个问题或一种可能性不是真正的焦点,我们要学会创造一个空间,能够探索一百种问题和一百种可能性,根据视野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排除这一环节本质上,其实就是说“不”的智慧。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大概就是他人提供的选择。中国文化注重集体和人情世故,所以说“不”很多时候看来并不玲珑圆滑。但我觉得,有原则的说“不”并不妨碍有礼貌的说“不”,很多时候我们都夸大了他人对我们所谓的“看法”。尤其当我们在处事中体现出原则感,而不是刻意去做老好人时,别人其实反而会更尊重我们的“不”。
当然,排除更难的一面是拥有我们的“力场”。简单到可买的物品,可上的课程,复杂到要选择的爱人和事业。如果我们的核心力场较稳,我们在选择上无形中已经有了一层类似金钟罩的标准。这也需要探索这一环节沉淀下来的个人哲学的帮助。摒弃浮夸的陈词滥调,明确精要的目标,继而产生持续的内驱力,如此一来,在面对诸多选择时,我们会更有说“不”的能量。
关于执行这一环节倒不想赘述太多,唯一想强调的还是多看重微小而平实的进步。记得前阵子和一学员约喝咖啡时,她就聊到自己总想一口气达到某个特别光鲜的目标,无奈屡屡挫败,觉得自己十分无用。
其实,已经有无数智慧的人提出过人生是“螺旋上升”这一理念了,从小处着手,真正做好一件小事,获取认可感,创造动力,推动下一个胜利,长此以往,某一天也许我们就会惊讶于潜能之大,超乎想象。
还有许多具体的帮助执行三个环节的小技巧在这里就不细细描述了,感兴趣的人可以入手这本书,推敲下来,相信会有不少自己的收获。在我看来,精要主义的生活方式并不像如今很多公众号文章所推崇的“越少越好”,它是一种数量和质感的结合,其实还是鼓励大家过上更心动更有价值感的人生。当然,它也可能不是你想要的正确答案,借用一个喜欢的博主说的话,宣扬某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更鼓励大家去想“你看,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存在,不如你也去举一反三找找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