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波村的第二周,一直在看约翰.威廉斯的书。很久不读小说了,有一种开斋的快乐。说来有趣,读《斯通纳》的感觉就像在读《城堡》和《异乡人》。
有些小说很热闹,情节、人物,都很赞,但是阅读时始终会觉知,小说中的故事是故事,自己是自己。这是绝大部分小说的样子。很少的小说,叙述是冷清清的,也找不到跌宕起伏的情节,可阅读者会觉得书里写的,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自己的人生。《斯通纳》无疑属于后一种。
小时候父亲曾对我说,如果有一本书在手,在哪里呆着都可以。长大后我知道这句话是真的。但我不能说出读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斯通纳》对这一点说的最确切,也最透彻。
主人公斯通纳是农民的儿子,一直到高中毕业,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在和父母劳作中度过。最大的困难是对付贫瘠的土地,最大的追求就是温饱。后来,他获得了去密苏里大学上农学院的机会,条件是为一个亲戚家打工换得食宿。大学第一年过去了,他用田里劳作的态度面对课业,取得了不好不坏的成绩。大二时他修斯隆教授的《文学概论》,在课堂上,斯隆教授的一句“莎士比亚先生穿越三百年在跟你讲话,斯通纳先生,你听到了吗?”,对斯通纳来讲,是石破天惊的顿悟。从此,他开始了文学的探求,后改学文学专业,并慢慢学有专攻,留校任教。
至此,还是一个平淡的故事。小说中有一段他们三个好友发自肺腑的谈话,斯通纳、马斯特斯和费奇,这段谈话是书中部分的灵魂,是后面故事延展的伏笔。马斯特斯说到了大学,也说到了他们自己,他说他们三个人都是世界的失败者。其实,换一种说法,他们是三个有梦想的人,斯通纳的单纯透明,马斯特斯的智慧和狂放不羁,费奇虽然圆滑但是始终有不肯跟世界妥协的部分,这些放在世界之中,都会导致失败的命运。何处可以容纳这些?大学,知识界。这也是后面斯通纳坚决反对一个学生走到这个殿堂的原因,说有朝一日,这样的人走进教室成为老师,就是灾难。为此,斯通纳不惜赔他上自己的学术前程,终其一生,都只是助理教授,做大学讲师的工作,一生的著作也仅止于一本书。
这些还不是故事的核心部分。斯通纳恋爱了,爱上了伊迪丝,很快结婚,也很快发现自己的恋爱和婚姻都是失败的。他和妻子几乎无法在任何方面达成一致地生活。由于妻子不愿照顾女儿,他父承母职,两人相依相伴,慢慢女儿成为他的慰藉。可这种平静的幸福再次被妻子打破,妻子全面安排女儿的生活,把他从女儿生活中强行排除了。甚至他在家里最后的避难所——书房,也被妻子用作绘画室,把他安排在起居室中。他后来不得不大部分时间呆在办公室里读书和做研究。这种生活是悲惨的吗?事业上的不得志,灾难般的家庭生活?就在这种情况下,他遇到了此生的真爱。那一段描写是全文中最有亮光的部分,斯通纳智性的生命,终于遇到了知音者,共鸣者。他们仿佛一直以不完整的形态存在于这个世界,直到相逢相知,才把自己补完整了。就像斯通纳自己的领悟,在此之前,“自己从未怀着任何亲密或者信任感,乃至人类托付的温暖去了解过另一个人”。当然,这种爱情的结局也只能是永久的分离。他们迫于压力分手,此生未曾再见过面。在斯通纳去世前,看到了昔日女友的著作,献给W.S,他自己。
这就是斯通纳的一生,表象上的一生。人生的期冀和向往,个个落空。事业,爱情,家人,没有一项和期许中一样。斯通纳的父母终其一生,也未能得到儿子的照顾;斯通纳的女儿,只能将自己草草安排,以躲开这监狱般的生活;挚爱的女友,远走他乡;妻子其实和斯通纳一样,将自己的生活在婚姻中埋葬。但这不是书的主旨,只是背景音乐。就像斯通纳一生的外在经历不过是他人生的幕布,而人生的正戏在于他内心的体验。就像他晚年时看到女友的书时所描述的:“他深情地笑了,好像是冲着某个记忆而笑。他忽然想到,他都快六十岁了,不应该受这种激情和爱的力量左右。可他还是难以超越,他知道,而且永难超越。在麻木、冷漠、孤决的背后,这种力量还在,强烈而稳定,永远都在那里。年轻时他不假思索,自由地释放这种力量,他曾经把这种力量投到阿切尔.斯隆展示给他的知识中——那是多少年前?在求爱和婚后那段盲目、愚蠢的日子里,他曾把这种力量投放给伊迪丝。他曾把这种力量投放给凯瑟琳,好像以前从未投放过。他还以古怪的方式,而且在自己完全意识不到的时候,把这种力量投放到生活的每个时刻。而且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投入的时候,也许投入得最充分。这是一种激情,既非心灵也不是肉体的激情,而是综合了二者的力量。好像这些不过是爱的内容,爱的具体实质。对一个女人或者一首诗,他只会说:看哪!我活着。”
人在世界里经历着生活,在心里才真正经历了人生,斯通纳的人生,就在内心深处,在死前对一生遥遥的一瞥中,那些经历,不过成为真正人生的映衬。
读过这本书才能试着总结:我们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不过是我们在内心和世界之间的格栅或者墙垣,让我们可以安然在世界加与我们的际遇中过着智性、理想的生活。就像书中所说,三百年前的诗篇还能构建真正的人生。一朝建成,就会在内心里重塑一个世界。现实的世界可以风吹雨打,露出斑驳的岁月的伤痕;而内心,幸福仍然可以如花绽放。就像马斯特斯说的大学一样,内心世界可以收留那些智性、诚实、敏感的灵魂,让其获得滋养和庇护。
好书读过后会有些惋惜,惜其太短。就像和好友的相聚,觉时光逝去之匆匆。这本书出版于1965年,作者约翰.威廉斯于1994年已经故去。美国教育一直强调改变世界,就改变世界来说,思想和文字可能比赫赫功业更有作用。
感谢智者留下智慧的瑰宝,感谢父亲,让我与这一切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