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是根据二战期间戴斯蒙德·多斯的真实经历改编成的于2016年上映的电影,讲述的是戴斯蒙德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激昂的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下加入军队,在集训中表现优异,但因为信仰拒绝拿枪而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经过重重阻碍才被允许不携带武器上战场,成功挽救75名伤员的故事。
影片一开篇就是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生命转瞬即逝,通过枪与火再现战争的残酷,然后就是几个人抬着担架,其中一人说着“戴斯蒙德,坚持住!坚持住,戴斯蒙德!我们一定会把你带回家”。紧接着镜头跳转到16年前,还是小孩子的戴斯蒙德和哥哥哈尔在蓝岭玩耍。
接下来的1个小时,影片似乎离战场很遥远。整体风格比较温和美好。主要讲述的是戴斯蒙德的成长、谈恋爱以及加入军队后因为拒绝拿枪而被同伴排斥,被葛洛佛队长反复劝退,错过了婚礼,被告上军事法庭。在父亲的帮助下赢得了判决。
戴斯蒙德的成长在影片中表现得很少,主要是为了揭示其拒绝杀人拒绝拿枪的信仰的成因——在玩耍中差点杀死哥哥哈尔和劝阻父母吵架时拿枪指着父亲。他父亲在国家公墓悼念在一战死去的同伴以及变得嗜酒家暴,也让我们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影响与伤害。
在新兵训练营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是影片前半段的一个主要点。一是为了突出主人公戴斯蒙德的信仰的坚定,更主要的是为影片的后半部蓄势。一个连枪都拒绝拿的士兵,让他的队友、上级无法信任,觉得与这样的人一起上战场是不安全。
影片一进入后半段,马上就是惨烈的风格。戴斯蒙德和队友在去往战场的行进路上,从前线下来的伤病残将就已是血腥惨烈不已。面对着日军占领的钢锯岭,上一个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战场激烈情形可见一斑。而戴斯蒙德和战友们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虽然没有拿枪,无法杀敌,但戴斯蒙德一直都在救人。他们在钢锯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一个晚上过去就迅速被日军反扑围剿,只能在海军火力的掩护下撤退。
即使如此,整个队伍,撤退下来的也只有32个人,可见伤亡不是一般的惨烈。而戴斯蒙德背着战友到达撤退点,面对着死去的战友,望着炮火连天,陷入了迷茫,“他要我去哪儿?我不明白。我听不到你的声音”,他对上帝产生了疑问,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此时传来了战友的呼救声,也就是在那一刻他坚定地往前走,开始了创造奇迹的事业。
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白天,他坚定而敏捷地在日军占领的地方一个个地把伤员背或拉到撤退的悬崖边,然后用他那之前饱受嘲笑的打结方法把伤员吊下去。期间,海军停止了轰炸,他失去了火力掩护,他也几次遇险,但他没有放弃,凭着自己的机智与信念坚持救人。
他们那一队人,成功撤退的只有32人,但戴斯蒙德凭着一己之力,在危机四伏的战场,没有依靠,没有凭借,只有硝烟和危机,他成功救出了75人,这是一项何等的伟业。
整个电影后半段,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彰显它的残暴与恐怖,时刻都在吞噬鲜活的生命,但是我们在如此黑暗中依然感受到了一丝温暖,看到了希望。
主人公对杀人的抗拒,对战争的抗拒,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信仰的坚持,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反思我们国内当今很多影视作品对战争的描述,靠手撕鬼子、裤裆藏手榴弹、八百里开外击中敌人、用石头击落下飞机之类的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噱头来博人眼球,或者靠小鲜肉、各种感情戏来拉动票房。
作为一部好的战争片,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通过血腥暴力的场景展现战争的残酷,更应该体现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挖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血战钢锯岭》不愧是一部好电影!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