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
最近我家五年级的小朋友总是不能独自入睡,如果没有人在他房间陪他睡着,他就会失眠。在这之前两年,他已经可以独自睡觉,但说是因为看了一本鬼怪的书,就变成现在这样。本以为他只需几天时间就恢复从前,但这断断续续一两个月,他反而更依赖我,每次都需要陪他睡着了我才能轻手轻脚的离开。联系到他大白天也不敢独自下楼找小伙伴玩(家住6楼),晚上在没有灯的房间一秒钟也呆不住,平时自己洗澡也恨不得敞开着门要听到家人说话的声音。总说害怕,害怕安静,害怕独处,害怕黑暗,他说总感觉有东西跟着他,怕书里说到的鬼。虽然给他解释了很多,但都没用。
这样看来,他应该属于严重的安全感缺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个人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安全需求就是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他的安全感为何会缺失?这让我不得不去思考另一个问题,儿童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分离焦虑。或许正是那两次刻骨的分离创伤给他造成了心理上安全感的缺失,再加上幼儿时期也没有得到很好了疗愈,所以就导致现在一系列行为上的偏差。
第一次分离创伤
他是剖腹产出生的,当时因为产检脐带绕颈,在他还安静的躺在子宫里没有任何产前预兆的时候,我就进了手术室。听到他第一声啼哭,意味着他与母体彻底的分离。这是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剧烈的分离恐惧。如果这时,我可以将孩子抱在怀里,给他来自母体熟悉的气息环绕,他的恐惧感会减少一些,但我只能匆匆看一眼他就被护士抱走了。由于剖腹产,他是在沉睡中突然被拎出来的,婴儿脆弱的心灵无法承受原本给他安全,温暖的依恋关系一下子被切断,所以分离创伤就此发生。
后来,在月子里他很少能一次性吃饱睡饱,不分日夜的哭闹,家里三个人轮流值班带他。在他满月时称重竟然比出生时还瘦了1斤。之后的养育,基本上是我一个人照顾他,在他四个月大的时候,还得抱在手里才能睡安稳,随着他慢慢长大,不安全感才渐渐弱化,从自己一元关系的共生期慢慢过渡到与妈妈的二元关系世界中。
第二次分离创伤
事有变化,由于我要上班,便把他交给奶奶照顾,这让他经历了第二次恐怖的分离。从他出生到7个月大的时候,是我自己一个人照顾他,奶奶并不在身边。也就是说,奶奶并不是他信赖的养育者,奶奶在我这边带着他待了十几天便把他带回乡下照顾。我一周后才能去看他,在他刚刚从混沌的一元世界来到与妈妈的二元世界中时,妈妈突然消失,而且消失十几天,对于婴儿时期的他是有着极大的心灵打击的,这是第二次造成他分离焦虑的重要事件。 到了奶奶家他表现出了分离焦虑的第二阶段:失望阶段。哭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不允许别人抱他,认生,不爱笑。)突然与妈妈分离的焦虑让之前几个月建立的安全感,又迅速瓦解。
这之后,奶奶的照顾替代了妈妈的照顾,孩子逐渐适应,或者说被动接受之后,心理的创伤慢慢内化成性格。 他的幼儿时期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直到上幼儿园大班才把他接过来和我生活在一起。这期间我基本上一周都能回去两次陪他,有时候也接过来在我身边呆几天,看起来他成长的也很好,活泼可爱。但在记忆中也有好多次因为不想与我分离歇斯底里的哀求,大哭。。
其实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分离焦虑,但有的孩子自我稳定性就很好,很快适应分离,接受环境变化。或许与天生的性格也有关系,家里这位小朋友属于敏感气质,内心世界总有一点脆弱。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大量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行为偏差
想起前天晚上逼着他自己睡觉,最后他睡不着站在我床前哀求我陪他,遭到拒绝,伤心哭泣,最后绝望的离开回自己的房间。后来越哭情绪越来越激烈,从他哭泣的声音里能感觉到他的到焦躁,绝望,愤怒。实在忍不住又去安慰他,他一下子抱着我,好像获救了一样,当时我心里真是一阵触动,妈妈是孩子天然的“依恋人”,在他最渴望链接的时候我却强行的想给他立规矩,迫切要求他独立。我只看眼前的事实,却选择忽略他行为背后深藏的心理问题。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又深深的拥抱了他,承认了我的粗暴。
梳理完这些心理问题之后,发现孩子的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都得到了解释。比如他喜欢把任何东西塞嘴里,这是他退回到口欲期寻求安抚的表现,比如他总觉得有东西盯着他看,或许这是因为我和他爸对他太多控制,盯着他的不是鬼而是我们!比如他啃指甲怎么都改不掉,原来是他无意识在寻求家族归属感,因为他爸就这样。比如他有时也会撒谎,原来也是因为安全感不够,为了避祸。。。
遗憾自己没有在最开始认真学习儿童心理学,错过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他未来的成长不能得到很好的疗愈,这将会影响他一生!认真学习心理学吧,对亲子关系有更深的认知,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帮助他建立健全的人格。要想养育好一个孩子,从内心激发他一生的驱动力,做一个智慧的父母,真的是任重道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