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的四个基本途径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提到过学习的四个基本途径,分别是:
- 体验
- 试错
- 观察
- 阅读
这里面,体验是我们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所谓的体验,通俗地说就是用我们的五官去感受。
比体验更高级一点的是试错,比试错更聪明一点的是观察。但是这几个学习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多知识我们既不能体验,又无法试错,更很难有条件进行观察。
这时,我们就需要阅读来弥补这种缺陷。
2.
什么是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艾德勒为我们列举出了阅读的四个层次:
- 基础阅读
- 检视阅读
- 分析阅读
- 主题阅读
这里,四个阅读层次,既层层递进,又互相交融。然而,由于这本书充斥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对一个只想知道怎样阅读更有效的人来说,又不够通俗。
所以,阅读这样的书,还不能简单地全部采纳,你首先研究的还不是自己属于哪个层次,而是你在读的是什么书。
阅读层次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地提升,可是如果方向选错了,会容易误入歧途。
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现实,往往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开始。尽管阅读书籍有它通用的方法,但你若能够分清虚构和非虚构,事情可能更明朗一些。
3.
你的努力只是“低水平勤奋”?
成甲的《好好学习》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论述这一点。
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
这是《好好学习》中成甲所描述的最传统的阅读方法,也是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给我们的阅读方法。
这个方法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成长。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也许还有用,可对于成年人的我们,再这样一点点地啃书摘抄,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然而,我用这样的读书摘抄方法,读了10年的书,甚至更久。家里一摞一摞的读书笔记,那是我曾经的骄傲。尽管我读了很多的书,却依旧记不住什么,但我还是看着厚厚的笔记本,就觉得心理踏实,充满了安全感。
我也和成甲一样,以为这是自己的“记忆力问题”,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一直在“低水平勤奋”的怪圈里徘徊不前。
4.
如何跳出“低水平勤奋”呢?
《好好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底层规律,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普世智慧”。
读书的时候,应该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才是让知识系统化的方式。这样不仅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你会通过对自己知识框架的不断构建,而加深对底层规律的认知。
不仅仅止步于识记,更重要的是思考,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整合加工,才是事半功倍的良方。
读书也能够产生“复利”吗?
我原来不理解,自从最近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把时间当作朋友》、《精进》等一系列的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一旦遇到相似的问题,我就会用这几本书中通用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这简直就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知也无涯,然而,人们经常使用的规律毕竟还是有限的。
想要跳出“低水平勤奋”,就要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
5.
如何升级读书方法呢?
我也曾一度为此困惑地思考。后来,在很多人的推荐下,看了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书中的RIA拆书法,名字很新颖,但实际上也是旧瓶装新酒。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I:(Interpretation) 拆书家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虽然我并不赞同这本书的大部分观点,但RIA读书法本身没有什么错。错在人们不应该急功近利,有时候,放慢速度,才收获更多。
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个人有了相对很高的阅读层次之后,一种自然而然,或刻意为之的行为,而不应该作为初级阅读者克服那几个明显是借口的“成人学习三大困境”的方式。
成甲在想清楚“底层规律”这一概念之后,便开始不再苛求于一定要把一本书读完。而是运用RIA读书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更有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纠正偏颇之处。
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并不容易。但是,多读,总是有益。
END.
这几本书,大部分我都进行了精度,有些不仅仅读了一遍。在整理《好好学习》这本书的阅读思考的时候,想到正好可以借此把这几本书重新复习一下。
尽管,这几本书阅读时间跨度有些大了,但很可喜的是,上文提到的知识,都是未经过翻书查阅的。
我还能够记得那么多点,更准确的说法是,我能记得他们之间的关联,这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儿!
我们学习知识,不就是为了能够自如地运用吗?
有很多人说:“为什么我如此努力,结果却这么差呢?”
是时候想一想,你是否还用着最原始的阅读方法呢?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上文提到的那几本书,是不容错过。
更多关于《好好学习》这本书的领悟,请看:
更多同系列文章如下:
期待你的阅读和关注。
文|升腾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