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可以帮助孩子发育的,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可以更快的学习技能,通过游戏,孩子会表现的更有兴趣,更愿意参与。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中充满了大量的游戏,每一个事情都可以变成一个游戏。
一.游戏的要素
那么游戏有哪些元素组成呢?
游戏的四大要素是:感染力,趣味性,意外感和重复
什么叫做感染力。
如果我们做一个游戏是开小火车,在那干瘪瘪的喊:快来当小火车了。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可能会带孩子过来,但积极性是不高的。
但如果我们在那发出火车的汽笛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做出火车轴的动作,然后说,火车头已经要开动了,后面的小火车快跟上哦!轰隆隆。。。卡擦。。。呜~然后往前开动。相信在这样的感染力下,家长会告诉孩子,快点,火车头要开动了,小火车抓紧时间去跟上!
那趣味性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带领小火车开起来了,然后一圈两圈三圈,跑着跑着,家长和孩子们都会觉得没有意思了。所以,我们要在里面加入趣味性。比如,我们可以加速,说,小火车要加速了,唱歌或者放音乐的节奏可以变快,孩子们就会变得很兴奋。然后我们又可以想象场景,比如,爬山坡了,速度变得慢下来,声音变得低沉吃力,让孩子身临其中。再比如,我们还可以加入声音的元素,放一些下雨的声音,甚至可以找个搭档在旁边喷喷雾,让孩子们感受小火车在雨中前进。我们还可以想象比如有一头牛堵在前方路上正在哞哞叫,于是,所有的孩子一起呜呜的鸣响汽笛,速度变慢,等奶牛穿过。牛可以换成任意一个动物。只要我们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够强,孩子就会愿意跟随游戏。
游戏需要出现意外。
这个意外是什么意思呢?本来开火车开的好好的,突然来了个山洞,需要钻过去;本来钻山洞钻得挺开心,结果山洞变得特别矮;本来埋头钻山洞就够困难了,结果山洞还会时不时的掉落石头把火车卡住。。。这些搭档配合着一起完成的场景都是意外,每一个意外都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兴奋点。会将游戏不断推向高潮。
然后,我们的游戏还需要重复。
在重复中,孩子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然后我们仍然这样做。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每次给狗吃饭前都摇一下铃铛,狗就会把铃铛和食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在游戏中,也需要大量使用这个概念!每次将一个惊喜和一个条件联系起来!比如,我们可以每次在山洞垮下来时配一个声音:轰!然后配合一个动作,将小火车挤压住,不让动。然后发出噼啪的裂开声就松开小火车,多重复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有所期待!轰声之后会被挤压,挤压之后会有噼啪声,然后会被放开。孩子们很熟悉这套模式,不断尝试,体验这个过程。那么这样的重复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现在我们来复盘孩子们的体验。一个游戏,平平无奇,然后突然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情,一个surprise,孩子们觉得太有意思了,于是很期待,下次也有。逐渐的,在重复中,孩子们似乎发现了surprise的一些规律,他们会欣喜,好像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他们于是小心求证,我总结和发现的规律是这样的吗?是的是的,我好像是对的!再试试,看对不对!嗯,又是对的!我果然发现了这个秘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总结并发现规律,然后去验证,然后不断的自我肯定!他们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自信!这是游戏最大的意义所在。
二.游戏的原则
所以我们带孩子进行游戏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重复性原则
只有当我们不断的重复同一个游戏,孩子才有机会去验证和重新体验。
一致性原则
只有当游戏保持一致性,孩子才能从中找到规律和总结规律,获得受益
趣味性原则
当我们的游戏是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加上感染力,就可以对游戏的趣味性有很大提升了
Scaffolding原则(又称脚手架原则)
其实就像我们搭建房子一样,如果一来游戏就很难,孩子难以适应,就没有兴趣了。我们要先给孩子提出一个很基础的要求,让孩子产生自信,然后,我们逐渐增加难度。比如,当孩子学习双脚跳时,我们的顺序应该是,1学会单脚走,2学会单脚走下台阶,3家长牵着孩子双脚往下(台阶很矮),4家长牵着孩子双脚往下跳(台阶稍微高一点)当孩子学会了双脚离地,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来尝试自己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一步一步的达到他可以到达的能力,每一步都不难,但是我们没有一步登天。那么这个搭建脚手架的过程就是成功的。孩子所有的游戏,我们都可以遵循这个原则。
三.游戏可以带给孩子什么好处呢?
1,游戏可以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链接,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进入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内心。
建立最初的链接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望向我们,我们给于微笑是链接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能感受到孩子想传递的感受和情绪这是第二步。
如果我们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告诉他更开心的玩儿法这是第三步。
层次不同,孩子回应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当然不可能生活中的每件事我们都这样去要求自己,但相信我们可以去努力做到其中一部分事情。
然后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世界,我们需要知道他喜欢什么,爱想象什么,更喜欢追逐还是走迷宫;爱看鸟还是看飞机;觉得哪种类型的笑话更好玩儿;思考的方向是原理还是延伸?当我们更加懂得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就知道用什么样的游戏引导他们了。
如果我只是说我们轻轻走路然后配合我夸张的声音和动作也许有一定意思但当我说下面有鳄鱼在睡觉。。。小心别吵醒它。。。这个级别就不一样了,孩子会更有画面感和代入感,游戏也会变得更有意思。
我们在给孩子做游戏时,可以找到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我们用游戏4要素带领孩子进入想象空间,当孩子进入到想象以后,我们就可以完成一定目的的游戏了。比如,如果我想要孩子运动,那么我可能会让孩子进入一个海洋世界的想象空间,然后让他变成小鱼,我去抓;如果我想要孩子思考,我可能会让孩子进入一个迷宫空间,每条路上需要思考某个问题才能通关;如果我想要孩子学知识,我可能会设计一些知识点,由游戏人物说出来,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东西。
2,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的情绪更好的疗愈
我们可以尝试用游戏的思想解决孩子的病痛和情绪。比如有一次孩子摔跤了,大哭起来,我就夸张的去理解孩子,嗯,摔痛了,我看到你的痛痛球有妈妈拳头这么大,怪不得这么疼。孩子疑惑的看着我,于是我说,你摔了,你看,膝盖这个地方就有痛痛球,这个球太大会让你觉得很痛,妈妈帮你把痛痛球扔的远远的好不好?好!于是我抓起孩子膝盖上的通通球用力扔,然后说,我把它扔到那边的垃圾桶后面了,远吧?现在,痛痛球是不是变小了,是不是只有你的拳头那么大了?这次你自己来扔痛痛球好不好?于是,孩子学我的样子,把痛痛球扔出去很远,他说,我把它扔到太空里去了,它再也回不来了,哈哈哈!扔完了,孩子情绪也平复了,也不觉得有多痛了。
这个就是用游戏来解决孩子的情绪,简单,快速,有效。
3,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冲突,或者在幼儿园受欺负了,我们可以尝试用游戏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给孩子创立一个游戏场景,让孩子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我们扮演其他的角色,然后不动声色的把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比如,当孩子怕打针,我们可以让孩子当医生,来告诉我们为什么需要打针或者我们扮演的病人说出孩子为什么怕打针,当我们把孩子的情绪说出来以后,其实可以更好的让孩子看到并且解决。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巧妙的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游戏的方式婉转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自觉学习
游戏可以让孩子自觉自愿的在玩儿中学,学中玩儿,而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如果透过游戏的方式,就会变得很有趣味。现在很多的教育机构,都是透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见其效果。我们平时在家也可以尝试把一些知识点放到游戏中去,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知识点,这样的话,孩子可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就学到很多的知识。
游戏这么好,快点带孩子进行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