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条(通)之「罗生门」正是鬼神所居者”——《谣典》
乌啼月落之时,百鬼夜行之日。月黑风高,万籁漱静。尸横遍野的罗生门等候着你们每一个人的到来。
《罗生门》一书名声在外,享誉文坛,是日本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部作品。对于每一位想要了解日本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部《罗生门》一定是会在他的书单之中,因为这部作品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散发着浓浓的“生鱼片”味。
要想了解《罗生门》这本书所表达的故事和思想,就一定要先了解一下作者芥川龙之介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就这部作品来说,抛开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来理解故事,都是耍流氓。
《罗生门》的创作是在大正五年(1916年)前后,资本主义高速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开始的。这是一个天灾人祸横行的乱世,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就连京都都那么格外的荒凉。善、恶、虚、实等所有的一切都被绝对化、孤立化,人与人之间也相互疏远、陌生,看不到任何人性的真诚,人人都在“吃人”,人人又都在被“吃”,完全如同人与狼、生与死的关系(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想到伟大的鲁迅先生?)。
《罗生门》的写作背景是芥川龙之介的失恋。当时芥川爱上了吉田弥生,但遭到了养父母和最疼爱他的伯母的反对,致使他的恋爱无疾而终。吉田弥生最后嫁给了别人。芥川为此很苦恼。一方而他感到家人在所谓好意掩盖下的自私,另一方而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在这种悲观厌世的情绪之下,芥川把眼光投向了古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取材于日本古典故事的《罗生门》。——摘自百度百科
简单介绍了《罗生门》的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短篇小说集。小说集《罗生门》共收录了七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鼻子》《山药粥》《河童》和《侏儒的话》,每一篇都是作者的巅峰之作,情节诡秘,故事“短、平、快”,发人深省。其实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值得大书特书,但是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只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一篇小说——《罗生门》(与书名相同),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亲自通读《罗生门》这部作品集中的全部文章。
《罗生门》
前注:在这一节中,《罗生门》是指短篇小说《罗生门》,而不是小说集《罗生门》
空荡荡、横尸遍野的京城门(罗生门)外,被扫地出门的家将坐在在门楼的石阶上避雨。如今没有了生计,想当强盗又没有勇气,家将再怎么苦思冥想也没有出路。但是优柔寡断只有死路一条,走投无路的家将吃力的站起身,打算先在门楼之中将就一晚。令人意外的是,本应该满是尸体的门楼中竟然透出了火光。家将小心翼翼的爬上城楼,屏着呼吸,借着四处摇晃的火光定睛一看,恶臭的死人堆里竟然蹲着一个正在给女尸拔头发的老妪……
作为整本书的开篇之作,《罗生门》当之无愧。极简却又栩栩如生的人物、奥斯卡级别的镜头感、回味悠长的结局等等等等在寥寥三千多字之中浑然一体,展现了作者芥川龙之介深厚的功力。不同于长篇小说是,伟大的短篇小说不容有丝毫的冗余,每一句话是有目的的,《罗生门》就是这样,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觉得麻雀的内脏还是不足以比拟这篇伟大的小说,应该是百达翡丽的内脏),这也是为什么《罗生门》如此久负盛名。
死人堆里的老妪、走投无路的家将、脸上愈发肿大的痤疮和朱漆大圆柱上的蟋蟀,在令人不寒而栗的“罗生门”前都只能被当作祭品,献给人性最黑暗的那一面。“我干的这营生也没错。没有法子,不干就得饿死。”老妪的无奈激发了家将的邪念,“气节”在“恶”面前脆弱的像一片风干的树叶。罗生门中,每个人都在“吃人”,而且每个人都在被人“吃”,老妪被家将“吃掉”了,家将会被谁“吃掉”呢?我不知道,因为他已经逃到了罗生门里。罗生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无路可去的人最后的归路,这条归路通往人性的尽头,走向绝望的人间炼狱。
一念之间,万劫不复。恶人有作恶的理由,荒唐的是,这个理由竟然如此的合情合理!我想用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生而为(weí)人,对不起。”
- 图书信息: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p. 158).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Kindle 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