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得知爸爸要回来,她很开心。
到了晚上,讲故事洗漱毕,和我躺在床上亲亲热热抢被子。这时,灯光昏暗,爸爸扭了门把手走进卧室,逆着光,她有些看不清,叫“姥……”,忽然又转为惊喜:“爸爸!”瞬间一个弹跳,连声叫爸爸,字字铿锵,慢慢又变得婉转温柔,爸爸听的十分受用。陆续从包里拿出了折纸工具和布娃娃,这是阔别一周的礼物。女儿有些懵,抱着她的新布娃娃,也割舍不下老朋友长耳兔,于是一起抱着一堆玩偶睡在我们中间。爸爸看着她躺在玩偶中模样娇憨,也忍不住抱起她掂了掂。此时,她却忽然撇着嘴,眼角还渗出泪光,我连忙坐起来。她可怜兮兮:“不想让爸爸抱…”
爸爸看着她泫然欲泣的样子,似乎有一点心酸。如果因为外出工作和女儿有了隔阂,那肯定是得不偿失。
但是我知道应该不是爸爸想的那样。
于是我开始引导:“为什么不想让爸爸抱你?”
“………”忍眼泪,还是扁着嘴泪汪汪
“是不是爸爸力气大,弄疼你了?”
“嗯……”
“哪里疼呢?脚还是腿?”
“腿…”
“前几天妈妈出差回来,一进门你就扑过来抱妈妈,是不是因为你太想我了?”
“是…”
“爸爸也好久没见你,特别想你,所以用力抱了一下你,可是不小心把你弄疼了,你能原谅爸爸吗?”
“能…”
“那你去抱抱爸爸,不然爸爸会伤心”
然后,心慌意乱的爸爸得到了女儿小心翼翼的拥抱,有点感慨地笑了。
孩子长大了,很多时候会不停地试探父母的爱,经常性地怀疑,是不是妈妈不爱我了,所以会出差,会凶我,会上班不理我,是不是爸爸不爱我了,会工作一周不回家,回来还弄疼我…我猜她的想法跟我小时候一样,因为缺爱。
我也缺乏父母经常性的关注和陪伴。
小时候在姥姥家,下午明明很开心,吃烤红薯,喝橘子水,看动画片。可是到了晚上,看着天色渐渐发暗,心里便会凄惶无助起来。看到车灯亮起就以为是爸爸来接我,可大都不是,于是心里那簇小火苗一次一次燃起又灭掉。
心理学书上说,孩子见不到父母,第一阶段是悲伤,第二阶段是愤怒,第三阶段是茫然,最后一个阶段是疏离。我们一直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去教育她,要求她,塑造她,却从不知道孩子对我们的期望,我们的陪伴,称赞,包容对她而言也许重过一切。可惜她早期表达需求的方式只有哭闹和粘人,而我们只会压制或忽视。
小时候经历的那些情绪,希望我的孩子可以避过,那真是不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