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全国新冠疫情得到遏制,外地来昆明做包子、馒头、花卷儿、豆浆、油条、贵州水城羊肉米线、昆明小锅米线的小吃店都在陆陆续续、零零星星的复工开业了,似春雨过后悄然复苏的大地。一个多月前,由于一级响应,三顿饭都在家里精耕细做。疫情得到遏制,有张有弛、轻重缓急的日子又回到日常生活节奏之中了。把偷懒的理由也改成了节约时间,晨练后也不再去煮面条或者米线,而是直接买两个香菇包子后回家,回家后再煮两个鸡蛋,简单快捷的早点就做好了,若有水果就再吃点水果。由于天天吃同样的食材,最近私底下潜滋暗长着一种渴求改变的愿望,厌烦吃早点的小情绪在慢慢长大,总想换点口味,又不知道吃什么合最近的胃口,对啊!很久没吃那家久负盛名的牛肉面啦。
明人不说暗话,我是兰州人,现住昆明。
小区附近就有一家久负盛名的牛肉面馆,不夸张的说在10公里范围内是绝对的榜首,街头巷尾的口碑排在昆明市小吃前十位,这家牛肉面馆开了二十多年,用没有百年二字的老字号来称呼不过分。
舀在面上的冒子(昆明说法),有大酥牛肉、焖肉(猪肉)、杂酱(猪肉)三种。
认识给面馆送猪肉的两口子,在小区附近的菜市场内卖生猪肉,经常在他们的肉摊上买猪肉,去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一路高歌的失去了稳重的姿态,让人惊慌失措、望尘莫及之外就是猪肉吃的少了许多。下半年也长期出差在外地,将近七个多月没在他们那里买过猪肉。今年年初猪肉和疫情的叠加,买猪肉吃的想法少之又少,兜里的几文钱藏着掖着要掂量着花,日子不好过啊!有时买菜路过他们摊位时也寒暄几句,摊位上的生猪肉不是很多,说来他们夫妻在菜市场卖生猪肉的几个摊点里面生意是最红火的,聊天中,他们会重复的说,兴燕牛肉面馆的肉货真价实。
牛肉面馆最早开在昆明皮鞋厂大门口,是一个流动性的小摊位,是由皮鞋厂里的职工两口子开的,那时候人民西路还没有扩路改造,当时那一片就像是荒郊野外,200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救了那里。几经周折,牛肉面馆前年搬进了皮鞋厂,厂区里面由旧车间改造的商铺里。牛肉面馆周边有眠山公交车场、眠山地铁站、金地兰亭广场、半死不活的西苑茶城、瓜子二手车等等人员聚集的场所。牛肉面馆的生意一如既往地好,最早叫“兴发小吃”,那时由老两口主操,后面改成了“兴燕小吃”,由姑娘和姑爷主操。
有一天听卖猪肉的说,今年牛肉面馆在3月5号开始复工了,粗略一算,也开了将近半个多月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