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高峰开车,看到车水马龙的路上前面的车蜗牛般挪动,立马火气上来,刚想按喇叭催,车上一排小字映入眼帘:越催越慢,再催熄火。噗嗤笑了,好吧,我原谅你了,也许你是个新手,也许你手脚不够灵活……
生活中总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比如对于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做的不够好,不够快,于是动用了唐僧式的念经模式,在孩子耳边默念:“孩子,你看几点了,再不快点就迟到了”“作业都写了俩小时了怎么还没写完!”“说了几遍了玩具怎么还没收拾好”……我们完全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而是一味的催促,可是这一招鲜有成效,大有“越催越慢,再催熄火”之势。
有专家说:“催”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本来是孩子十分愿意干的事情,经过家长这一催,兴趣率大概已经从90%下降到10%了。如果家长接着催,小一点的孩子可能是带着情绪不情愿地做事,大一点的孩子甚至滋生出强烈的叛逆心理。试想,这样的家长和孩子会有好的感受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能深有体会,对于我们特别想干的事情,首先情绪上是积极快乐的;主观上当我们主动做事并且按规划行事时,我们内心有自我实现的快感,也充满了期待和成就感。但当我们被催促时,主观能动就变成了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消失殆尽,抗拒之心油然而生,做事效率大打折扣。
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写到: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长成两种极端性人格:“极度依赖型”和“极度反叛型”。
•极度依赖型人格的孩子,因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或要求,常常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
•极度反叛型人格的孩子,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可见,磨蹭的孩子不是病,父母的催促才最要命。
蒙台梭利曾说过:“新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她不逼迫儿童向前,也不阻止他前进。”我相信,父母和老师一样,他们的任务是引导,而不是逼迫或者阻止。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的耳提面命总是萦绕耳边。谁还不是“一路被催一路抵抗”着走过来的呢?那时那刻委屈愤恨而又无奈的感觉好像随着我们成长为父母后越来越淡了。我们又充当着催促的角色给我们的孩子施以压力,重复着悲催的故事。回想起来有些后怕,深深体会:不被催促的孩子最幸福。毕竟能被家长完全接纳包容的孩子并不常见啊!
幸福的孩子像花儿一样,做为园丁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让他们享受自然天成,檐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矜躁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