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心灵就像一个档案柜,把所有接收到的资讯都贴上标签,分别放进不同的档案夹,让你方便取用。
如果你的档案柜中装的是不能帮助你得到金钱成就的资讯,你也只能根据他们去做各种决定,然后陷入困境。
如果你有新的档案,你就会有新的选择。
新的选择无关对错,你可以选择那些会鼓励你获得幸福和成就的思考方式,舍弃那些不能支持你获得幸福的思考方式。
不管你选择哪种,都是对的。
这本书帮你打开另一扇门,你走进门来,或是在门口徘徊,或是弃门而去,也都是对的。
你过去所用的方式塑造了现在的你,如果你满意现在的自己,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最好的自己,如果你觉得现在的自己还可以更好,下文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接下来,我们聊聊,有钱人与穷人不一样的十七种思考方式和行为。
财富档案1:
有钱人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
穷人相信:人生发生在我身上。
你的现状是你自己造成的。
你的财富是你创造的,你的贫穷是你创造的,你的不穷不富也是你创造的。
如果你想创造财富,就要相信是你自己在掌握人生。只有相信你能创造,你才可能相信自己会去改变,或者说改变的选择权在自己手上,且只在自己手上。
穷人不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负责,他只扮演受害者。
受害者的三个特征:
1.责怪别人:
错的永远是别人或是别的事,一定不是他们自己。
2.寻找借口:
如果没钱,就告诉自己,钱不重要,没钱是合理的。
3.开口抱怨:
吸引更多烂事进入你的生活。
受害者多数是穷人,天下没有所谓的“有钱的受害者”这回事。
富人会说,哦,这么小的事,有什么要紧。
穷人会说,天呐,天塌了。
其实二者看到的是一件事。
有一本书中提到洛克菲勒找工作的例子。
1855.7.12洛克菲勒想摆脱父亲的供养,去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一开始,他就选定要去大公司,大公司存活时间长,能学到更多东西,他想要的是一份学到东西的工作,并非只是一份工作。
然而,那时他才16岁,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学校背景,没有更好的求职办法,只能挨家挨户去问要不要雇人。
几周过去了。他仍旧没有找到工作。
他一边反省自己,是否要工作的心太急迫了,吓坏了招聘者。起初不顺,可能是偶尔,如果多次被拒,那要反思自己,反思求职心理状态和表达方式。
他一边安慰自己,求职被拒,不是个人能力或求职方式的问题,只是因为他们尚且没有这样的职位给我。
他一边原谅自己,如果因求职者是个毛头小子而不肯给机会的话,将来一定会为自己判断力付出代价。谁都年轻过,谁都有第一次找工作的时候,这些不是拒绝的理由。这不是你的问题。
他一边挑剔自己:随便找个体力活并不难,但至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能够对得起我受的教育。已经坚持了很久,再坚持一段时间也不是问题。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挫折不会使他软弱,只会让他更坚定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毕竟我离千万富翁的理想还差得远呢。
他一边坚定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我从来都不让任何怀疑或自怜的想法干扰我的决定,所以我战胜了所有的打击和挫折。每天把全部时间甚至睡觉吃饭的时间都放在这件事上,找到工作只是时间的问题。
将能找到的大公司都反复走访了几遍后,终于,直到1855.9.26他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激动地快要跳起来,但是克制住了,冷静地道谢,工资没谈就入职了,他甘之如怡,他的信念是:
许多人在学徒的时候领不到一分钱,我相信我的智慧一定可以让我尽早结束学徒的生活,领到正式员工的酬劳,所以满腔热情地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自己人生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惟有更努力的工作才能让自己不会背负罪恶感。我的更长远的目标,在我心中踏实地装着,这个目标在未来的实现要以今天一步步的努力为前提。
不论工作多乏味,切记不能对自己的现状丧失信心,明天等着我们去做的事永远比今天重要,如果因为身体和大脑的疲倦而在精神上厌倦了赖以生存的工作,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对自己这个来之不易的求生手段的亵渎!
他也从当初别人眼里的那个拘泥于细节的古怪的年轻人,变成了让大家尊重的洛克菲勒先生。
这种转变,就来源于洛克菲勒对人生的掌握,他的信念是,总有一天,我会成为超级大富翁,现在的生一份努力,都是为那一天做努力而已。
从助理记簿员起步又如何?
天天在昏暗的鲸鱼灯下看枯燥的数字又如何?
每一份账目都有新启发,每次一天结束后,洛克菲勒脑子里总会快速回想和整理一遍今天一天里他所得到的新的信息和启示。看到事情的背后,明白10块钱是如何变成100乃至1000美元的。
因此每天看似重复的工作不仅不让他乏味,反而令他感到喜悦-连办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缛节都是如此。工作令他着迷,工作令他解脱,工作让他认识了一个新的善于思考和联想的自我。
这样的一年一年,命运一直掌控在他手中,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