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苏格拉底和芝诺的“无知”
和往年一样,去年又是不间断忙碌的一年。和往年不一样,越忙越发觉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有限。
爱因斯坦曾如此描绘有知与无知的关系:
“划一个圈,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是圈子的里面,无知的东西是圈子的外面;知道的东西越多,圈子越大,圈子的外沿也就越长,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所知道的无知也就越多。”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也有类似的言论: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苏格拉底更精辟: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但无知却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无知产生恐惧,恐惧伴随欲望。你越“了解”,就越“无知”。2018年,我希望能借由:
更多的了解,去探索自己的无知
生活,是你个人和这世界的关系。你最先“观察”这个世界,接着“体验”这个世界,然后“总结”这个世界,最后“回应”这个世界。观察、体验、总结和回应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以下是我的方式仅供参考:观察世界(读书、电影、戏剧)、体验世界(旅游、潜水、飞行)、总结世界(写作、播客、视频)、回应世界(咨询、孵化、投资)。
一、观察世界
要观察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很多的输入,读书、电影和戏剧是我的输入方式。2017年我看了37本书、19部舞台剧和110部影视作品。这些是我的“了解”,而这些以外的的就是我的“无知”。
推荐几本印象深刻的书。首先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和费德里科·费里尼的《拍电影》,出自南海出版公司的“电影人”系列。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理论”,影响了很多当代的著名电影人(包括英格玛·伯格曼),认为电影不是任何艺术的综合,而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的本质就是“雕刻时光”。而费德里科·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称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而《拍电影》就是这位意大利电影大师的人生自述。
(备注:同系列的还有黑泽明《蛤蟆的油》、希区柯克《天才的阴暗面》、小津安二郎《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和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等。)
看完电影来看电视剧,2017年我尤为喜欢丧系列。最推荐的剧集是《百年酒馆》,制片人是美国著名的脱口秀演员Louis C.K。你可能看过治愈系的《深夜食堂》,你应该去看致郁系的《马男波杰克》,而这部《百年酒馆》将令人你绝望。2017丧系列的剧普遍有以下四个特点:1、丧,2、面瘫,3、反高潮,4、一黑到底。而同样符合以上特点的电影还有:《帕特森》、《海边的曼彻斯特》、《杰出公民》、《一些怪人》和《伦敦生活》。
侦探系列剧集推荐:《梅格雷系列》和《猎杀风河谷》。科幻系列剧集推荐:《美国众神》 。国内电影推荐:《罗曼蒂克消亡史》和《不成问题的问题》。罗温·艾金森的憨豆先生和范伟老师的卖拐,已经是观众心中太过标签化的形象,但仍然可以把《梅格雷系列》中的侦探和《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丁务源演得唯妙唯俏。
最后特别想推荐的是梁文道老师的《一千零一夜》,看他的节目,就好像在听一个现代的游吟诗人在深夜给你讲故事。
看完电视剧接着来看摄影,杉本博司的《直到长出青苔》、森山大道的《迈向另一个国度》和荒木经惟的《漫步东京》。三位均为日本摄影艺术家。《直到长出青苔》是杉本博司的一本摄影评论集。收录了杉本博司自1974年以来所有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了最著名的“海景系列”。
Q:对于喜欢的事,你能坚持做多久?
A:直到长出青苔。
-- 青苔计划 星玫
荒木经惟的猫耳朵发型、圆形小墨镜和背带裤,几十年未曾变过。他一生拍过无数的裸女,却只拍一只猫咪。森山大道最为人记忆的就是把自己比作“一条游走在街巷的野狗”:
“我以前每天就像一条狗在路上到处排泄似的在街头各处拍摄照片。”
——森山大道《地图》
美国城市系列,《纽约变形记》作者唐克扬对纽约的城市历史,及自911以后的城市再生历程做了深入而生动的描述,涵盖了大量涉及城市发展和城市建筑的专业内容。《纽约无人是客》作者沈辛成从纽约十多座博物馆的另类视角,讲到了美国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自由的老虎》作者沈诞琦介绍普林斯顿大学里一群照亮人类历史的天才,包括:菲茨杰拉德、冯·诺伊曼、艾伦·图灵、乔治·凯南、约翰·纳什和彼得·海斯勒。科技历史系列,可以系统性的看两本《乔布斯传》和《成为乔布斯》,希望《读完这两本书,你能基本拼凑出一个完整的Steve Jobs》。
捡(简)屎(史)系列三本,《世界小史》、《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后两本尤瓦尔·赫拉利的著作不做更多介绍了。《世界小史》是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第一部作品,希望写一本让孩子和恋人都能读懂的世界史。他的另一本《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被认为是有关视觉艺术历史最通俗易懂的作品。
《论家用电器》是去年的一大新奇发现,一本奇书,一本内容和书名一样,真的在讨论日常家用电器的书。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也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汪民安老师用一个不同、且更完整的视角看待了家中最常见的物品:电器。这本书太好看,以至于还没看完我就继续买了作者的《感官技术》、《现代性》、《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舞台剧方面,除开莎翁的《科利奥兰纳斯》、伦敦西区的《无人之境》和百老汇的《西贡小姐》等经典剧目之外,乌镇戏剧节的闭幕大戏《影子(欧律狄刻 说)》让我印象深刻,把希腊神话故事投射到当下环境,把即時影像技术搬到现代舞台。你在观看《影子》,你也在观看《影子》的制作生产过程。另外《老舍五则》和《金锁记》的主演刘佩琦及焦媛,表演实在太有感染力。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陈佩斯老师的《戏台》,去年错过了另一部《阳台》,所以今年继上海之后在昆山又把《戏台》看了一遍。除了看了2遍《戏台》,去年还重复看的舞台剧就是,看了6遍的《Sleep No More》。为什么要重复性的看已经看过的东西?就像华尔街的投资分析师总在问亚马逊的创始人Jeff Bezos公司下一步的“新变化”是什么?而Bezos却只思考用户深层“不变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有些深度而经典的东西,是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
2017年在游戏和音乐领域,只投入很少的时间。《This Is the Police》算是意外发现非常有趣,也有故事性的游戏作品。
37本书,19部舞台剧和110部影视作品,这么多不同类型内容的摄入,让我逐渐感觉在这么一个信息过载的年代,我们逐渐失去了思辨的能力。
二、体验世界
用旅游、潜水和飞行的方式,来体验这个世界。
在2017年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国行程中,用了6天时间把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资格证(Open Water)考了。起因多少受了点《深海》这本书的影响,海洋相比陆地,实在是一个更加广袤而未知的领域。当然,通过刻意练习,你才能体会到潜水的乐趣。2017年的另外一个不同点是,我开始花时间规律性的锻炼身体,开始打拳了。很多人不理解,感觉拳击是一项很危险的运动。那这五点感受,解释了我为什么愿意付钱请人打我!当然任何运动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消耗和伤害,打拳也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记忆碎片。
而旅游、潜水和飞行,都是为了能够更加立体地观察自己和体验这个世界。
三、总结世界
用写作、播客和视频的方式,来总结这个世界。
2017年刚出版的第二本实体书《孵化未来:移动互联时代的孵化器运营之道》作为对去年工作的总结。有一个通用的工作感悟,当你对一个行业越来越了解,我指的了解不是泛泛的网络媒体上的了解,而是你真的深入一个行业扎进去长时间工作之后的了解。你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都很有限,有些事情不是你应该做的,有些钱不是你应该赚的。
而另一本电子书《找个人,一起去破坏这无聊的世界》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自己去年生活的整理。如果说《孵化未来》记录的是理性的思考,那么《找个人》沉淀的就是感性的碎片。《找个人》是一本记录了我过去两三年零散心情笔记的汉徘集。你很难简单标签化它到底是一本什么类型的电子书,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不单纯是一本诗歌集,也不是一本标准俳句集。如果你期待读了会有一些得到或干货,那我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如果你很(yǒu)不(yǎn)幸(guāng)购买了这本书,不要尝试去“理解”,“感受“就好。
除了写作,2017年在音频播客内容上,我们(大可瞎聊)一共制作了1000分钟时长的音频内容,邀请了19位嘉宾,上线了20期节目。
四、回应世界
用咨询、孵化和投资的方式,来回应这个世界。
如果写作是我总结这个世界的方式,那么工作就是我回应这个世界的方式。而工作将继续围绕咨询、孵化和投资展开。其它没有更多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