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星期六 阴有小雨
从一志愿者网友的公众号上看了一篇文章,颇有感受,内容是关于上坟的,没有矫揉造作,却情真意切,于平淡无奇中叙述了自己从小到大对上坟的感受。小时候是欢天喜地去上坟,热热闹闹,长大了是陪父母回老家,人到中年的现在是对父母亲人的无尽思念。我也谈一下我的感受。
我对上坟的感受,可分为婚前和婚后两个阶段。
婚前,更多的是小时候,要上坟了,母亲会提前一天准备好油炸的面饼、面花。放到一个小篮子里,我们称之为敞蓝,然后上边放上香,用穗头手巾盖好,最上边再挤进去剪好的一长条一长条的白纸。上坟当天,早早的起床,因为婆和伪爷的坟有点远。母亲跨上敞蓝,父亲扛吧铁锹,我们几个叽叽喳喳的跟在后边就出发了。一路上,又蹦又跳,高高兴兴。到了坟上,我们也帮着摆供食、挂纸,母亲说,这是你们婆伪爷的坟,那个是你们老伪爷婆的坟,那时候只知道去地上坟高兴,完全不知道母亲、父亲各怀了什么样的心思。现在想来,对于母亲来说,也许有上一年坟老一年,没有兄弟子侄的家庭,不知道自己做女儿的逝后,还有没有人来上坟,告慰先灵。对于父亲来说,也许有,倒插门的自己,不信什么鬼神先灵,上孩子婆家坟,总有和上自家赵家坟不一样的感觉。上坟回家的路上,我们会把供香过的供食边走边吃,到家基本吃完,偶有口渴的时候,父亲会让我们在路边的小沟小坡上挖茅草根吃,茅草根一截一截的,像缩小版的甘蔗,吃起来硬硬的,有点水分,甜甜的。那时候对于我就是美味佳肴了,好像不挖茅草根就不叫上坟似的。
婚后到夫家,第一年跟着去上坟了,大概是让新媳妇见见先人的意思吧,后来都是老公自己去,人家张家的坟多,上坟的人也多,这是大老爷家的坟,那是二老爷家的坟,那是三爷家的坟……咱老爷、爷的坟在另一块地,说的我也迷三道四,记不清。总之,感觉上坟是男人们的事,媳妇家第一年认认先人就行。当然上坟是男人们非常重视的事,基本上是过完年上完坟再出去打工,实在等不到的,作为媳妇的,带着儿子上坟,是必须的事,要不然就要生大气了吧!那意思是,你到我们张家,就是我们张家人,不为夫家上坟,想反天吗?
2008年,母亲突然离世,火化后,后来虽然箍了新墓,当时父亲一家子还来了几位代表参加完墓仪式。但是不知道父亲和姐们怎么商量的,我也不懂,总之没有下葬,说等父亲百年后一块下葬。只是发生较大变化的是,母亲突然离世后不久,父亲撕了婆的遗像,这让很多人非常愤怒,对于父亲来说,也许有什么也不信的思想在作怪,也许有其他说不清的原因。但是要想公平,打个颠倒,作为媳妇家,我是万万不敢的,但是收起来加到相册里,却是可以的。
好像母亲去世后,婆的坟就荒芜了吧,也不知道唯一的弟弟去上过没有。我想,这也许就是所有的中国农村家庭非要生个男孩的原因吧,为了上坟有人,为了后继有人。这个时代局限性还在持续,到什么时候,不得而知,或许对上坟不是特别重视了为止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要啥男啥女的原因吧。要说我得感谢这个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才是,如果没有这个思想,我也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你想,我上边如果不是四个姐而是四个哥,在那个计划生育那么严的时代,我可能会出生吗?不可能的事情!但终究是这个思想坑人了,不生男孩誓不罢休的劲,让六妹出生,无力抚养,找了出去,一直到六妹婚后才相认,这让父母永远都愧疚不已。我不怪父母,是他们逃不过历史的车轮,被碾压的喘不过气。
所以,上坟这件事,折射的社会问题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