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吴晓波
在鹅厂喂鹅的第十六月,迎来了腾讯第十八个生日。
在十八岁生日会上,小马哥重点强调了自己对未来腾讯的看法,一个关键词:责任。就像他经常在公开场合提到的那样,腾讯公司要做互联网的水和电,随着微信支付的普及,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黑产也应运而生,切不断壮大,所以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小马哥重点强调了腾讯在互联网领域,在整个社会里的责任——成绩越大,责任越重。当然可能是小马哥为了让更多员工感受到在公司的责任,所以选择了在腾讯十八岁生日这天为全员发股票,让大家都变成股东,这样更有责任感一些。
在企鹅长大成人的十几年里,经历了许多次生死攸关的寒潮,还好企鹅生性耐寒,这才得以幸存。甚至时至今日,在许多人眼中,腾讯是一个无所不抄的企业,是几乎所有创业者眼中的公敌——畏惧腾讯的超越能力,畏惧腾讯的账号体系。
每一种全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无生带着原罪成长;每一个企业的成功,无不是踏着无数前辈的身躯,碾压着累累尸骨成长起来的,这不是互联网独有的现象,都说商场如战场,在互联网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里,如果你没有听到那一句"敌军还有三十秒到达战场",或许下一个三十秒你就是整场战役的"first blood"。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成功者而言,他们把酒言欢,举杯相庆,没理由不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失败者而言,他们扼腕叹息,杯酒入怀,也难免会感叹这个时代的坏。在《腾讯传》里,吴晓波通过对腾讯成长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事件的还原,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企业成长史。
毫无疑问,十八岁的腾讯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但除此之外,今年总办还不止一次提出了另外一个点:希望腾讯可以成为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
腾讯十八岁,而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也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十八年的发展让腾讯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企业,根据2016年3季度财报,看看它的收入构成:游戏,广告和增值服务(会员)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七八成,而游戏一项就占据总收入的45%左右。但对于公司领导而言,这并不是侧重点,近几年,除了游戏之外,公司越来越重视开放平台,社交广告和互联网金融,最近一两年的互联网+,与近期重点推广的企业服务,都是公司未来发力的重点。
企业发展有没有边界,这是许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企业的边界可能在于企业的能力,伸手就能触达的地方肯定不是边界,抬步就够到达的地方肯定也不会是终点。在西湖之上泛舟,四处都是岸边,但在茫茫大海之上航行,放眼之处都望不到边际。总办领导提出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边界延伸的思路——在目前的互联网服务之外,或许还有更大的世界等着腾讯去探索——AR,AI,基因科技,太空探索。
看过《浪潮之巅》这本书的都知道,百年间科技公司的成长历程之坎坷,犹如小说一样精彩,当年一个个闪耀的明星都已经陷入或正在跌入摇摇欲坠的命运之中。百年老店这个古老的称号,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公司群体里面更像是misson impossible。
对于喜欢对着望远镜仰望星空的小马哥来说,无尽的星空,就是无尽的未来——或许这也是他对于腾讯未来最长远的期许。
这世界是开放自由的,所有一切仍有待将来,而且永远如此。
写在后面:
2014年之前,我以为我与腾讯的缘分只在于我的名字中也有一个"腾"字(曾用名 ),但在那个咋暖还寒的春天,缘分的天平有稍微做了一些倾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样说并不夸张。作为一个知识产权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的侧重点应该是律师,公司法务抑或是公务员;又因为是北方人的缘故,就业地点的选择当然会更倾向于北方——比如说帝都;再加上那时候对互联网公司并不感冒,所以在之前的所有实习公司的选择中,腾讯从来都不在自己意向单位的名单之中(这样说好像自己想来就能来一样ˊ_>ˋ)。
但这一切在2014年樱花含苞待放的季节里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研究生二年级的下半年,所有的同学都在忙碌的挑选着想去实习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次实习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后要要加入的公司——因为很有可能会通过实习这一个双向选择的考验期之后,就会决定你与公司之间是否可以达成潜在的合同关系。
3月底,腾讯2014年暑期招聘开始了。与很多人一样,我在网络上投下了第一份算是比较认真的简历。那时候对腾讯的认知只有用过的腾讯产品:微信,QQ,音乐,视频,游戏,邮箱等等。我选了又选挑了又挑,发现适合自己的可能只有产品岗位(那时候好像大家都会选择这样的岗位,不管是策划还是运营),对于我来说,更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实习生招聘里并没有知识产权相关的岗位选项。
层层的面试之后,终于有幸中选,两周之后拿到了腾讯当年的实习offer,坦白讲,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儿,因为据我所知,学院里拿到腾讯offer的不超过三个人。物以稀为贵,虽然这个offer不见得是最好的,但对于我而言,似乎已经很满足了。
两个月之后,我带着憧憬与期待,从国家的中部来到南端,我知道,那一辆列车上承载着同样的憧憬与期待的数量,是几十乃至上百个。因为那一天是实习生集体入职的一个时间点。从罗湖火车站出来,一头扎进深圳地铁,一路上上下下的多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这与帝都的地铁好像不太一样,除了年龄层的差异之外,还有就是这里的地铁除了中英文播报之外,还会使用粤语。一晚的疲惫似乎都遗留在火车车厢里,眼前的一切让我觉得新鲜,刺激。三个月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来深圳,而此时此刻我却与千千万万的深圳人一起在地铁里穿梭,看起来,我像是拿一次实习机会做了一个赌注,赌就业地点的选择,也赌就业机会的好坏,因为未知,所以兴奋。
在深圳的三个月中,我遇到了一次台风,结识了一批快乐的小伙伴,当然也拿到了毕业前的第一个offer——也是我最终就业的选择。
微信公众号:好望角(haowangjiao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