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出事”的维度去“多干事”
想干事是思想认识,能干事是能力水平,干成事需要政策环境,不出事要强化道德底线。当然,既想干事又能干成事还不出事,更需要党员干部有激情、有胆识、有本领、守底线。
要自觉形成“想干事”的思想担当。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中,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松劲心态和懈怠思想,觉得可以“歇歇脚、喘口气”了,工作的韧劲、拼劲、干劲有些下滑。有些党员干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存在一种“干的多、错的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出现了一些“佛系干部”“躺平式干部”。要解决这一问题,营造想干事的氛围,加强党性修养是关键。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要进一步加大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牢记初心使命,用干事担当的情怀服务群众。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做到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新作为、敢担当。
要自觉锻造“会干事”的能力本领。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对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心中无底,手中无策。有的干部对新知识,新形势不闻不问、一知半解,凭经验办事,遇到问题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解决这些本领恐慌问题,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加强调查研究,熟悉政策制度,树立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努力提高本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针对干部的能力弱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精准化培训,激励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提高本领来调动工作积极性。
要营造“干成事”的组织氛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坚持德贤兼备,又不求全兼备;坚持选人标准,又要不拘一格。真正使干部选拔任用从“关门点将”转变为“比武选将”,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加快推行事业单位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积极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打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双向流动的体制壁垒,建立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合理用人机制。完善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防止将公务员职级晋升制度沦为论资排辈,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不干事的人有危机。
要自觉营造“不出事”的廉洁氛围。要把修身立德作为为政之基、立业之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养成高风亮节,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防止和纠正追责问责泛化问题,严查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最大限度激发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