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时代,课程内容及传达形式就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做事,做课,我们是认真的。
三位资深讲师,原本都在各自的领域很优秀了,这一次的微课,也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分享了有用的职场技能,同时,若能针对性做出调整,下一次必定更加精彩。
第一天的课程LL
优:
1、声音方面,LL有绝对的优势,十年女主播的经历名不虚传,声音好听的同时,在语音语调语速方面,都很会把控节奏,不管她讲什么,都很吸引人继续往下听。这里直接建议她开设线上语音课程。
2、知识方面,可以说是很好的在传授新知、突破旧知,尤其在“弱关系”这一点上,容易引发大家的好奇。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课程的逻辑脉络需要重新调整,看起来有大纲,但因为内容大而全,没有展示出重点到底想讲什么;
2、这次的微课基本上是在告诉大家有这么一回事,听众可能会有一种困惑:我通过看一张PPT就能明白的事,为什么要听你花半小时来讲呢?
原本突破认知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但只有给出案例和解决方法,才会让人恍然大悟或者“哇塞原来如此”,才会让他觉得学有所获。所以如果在方法和技能上有那么一到两个,就更好了。
第二天的课程LA
优:
1、声音上比较有激情,所以听起来感觉:好像这个课程蛮有吸引力的;
2、提前把知识型内容抛出来,现场聚焦讲大家认为有用的东西(技能)。
需要调整的有两点:
1、要把大纲和教学目标抛出来给大家看或直接讲给大家听,不能只是自己心里知道,不能让听众需要思考才能知道噢原来你今天的主线是这样的,会造成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
2、设置了很好的互动,但对于听众回应之后的回应,一是在备课时应该做好相应准备,二是讲课时应该及时予以回应,若没能及时想好如何回复、也应该先表示你看到了对方的回应,对此举予以肯定,
另外,我补充一点幕后信息,希望LA能提高效率。其实讲课前一天晚上改稿子改到凌晨四点多,睡了3个小时紧接着开始第二天的高强度工作。
LA想站在不同的角度在推敲每一句话,并且录音回听自己的声音。虽然这课已经讲过很多遍了,还是针对现有人群,重新开始写每一个字,重新调整案例和说辞。
这用心的工匠精神是很好了,但想想看:你真的需要这么长时间准备吗?你在哪一点上卡住花了太多精力吗?你有更快速的方式形成成品吗?
第三天的课程HJ
优:
1、内容方面,我事先看过HJ的稿子,知道他的主线非常清晰,表述让人很舒服,是一种层层推进的演绎方式,而且对于生活中的大小案例顺手拈来,很接地气。
2、HJ有深厚的讲师功底,在语言表述和遣词造句方面,是教科书级别。
需要调整的是:
语速和语调,从我个人来看,这次真的太慢了、太平缓了,尤其是同一条语音中间的停顿,会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没有准备好啊,是不是不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呀?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原本很好的内容带来的刺激。
讲微课只能听声音、看不到你的表情和动作,如何激发听众的欲望?声音上要把握好节奏、更有情绪一点,如果同一条语音中需要有停顿,建议先发送录好的语音、再录下一条。
总结以上三天课程三位老师之后,最后想表达一点:既然我们每个人都如此优秀,既然是团队作战,下一次我们就好好发挥团队的作用,让1+1+1远远大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