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年轻人,月薪4000多元,为了省去坐地铁和公交的麻烦,每天花60元打车上下班。每天打车来回,虽然花费多,但他们却觉得,在城市里,这样活得很体面、很精致。而这种精致的成本,就是每个月需要交通费1800元,占了近一半的工资。
一个刚毕业的小伙伴,月薪3000多元,但他每天下午要喝一杯咖啡,而且必须是星巴克的,30元一杯。我问他:“你的工资并不高,为什么不喝肯德基里的咖啡呢?那样不是更实惠。”他说:“喝的是牌子,我就是喜欢手捧星巴克走在办公室里的感觉,它不仅是咖啡,更代表着一种生活状态。”为此,他愿意付出每个月900多元的花费,工资的近1/3。
一朋友在福州做教育培训,8000元一个月,但这位朋友花了3500元在市中心租了一套单间,精装修,有巨大的落地窗。透过落地窗外,白天可看闽江和车来车往,晚上可看见霓虹灯和月亮。“我不是冲着这个房间来的,我是冲着这扇窗来的。”她说,每天下班回来,她坐在落地窗前,不喝红酒,只喝凉白开,也会有《我的前半生》里唐晶独立而精致生活的体验。为了这份体验,即使短暂而虚幻,她也愿意付出近一半的工资,压缩生活其他开支,做个月光族。
朋友圈里有一个共同点:为了某种看起来很向往的生活状态,有的人花费很多钱在上面,甚至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
中国年轻一代青睐大品牌,向往网红款,一件衣服单价成百上千,说掏钱就掏钱,毫不含糊。但凡遇双11、双12,“剁手”已成趋势。然而,你的收入真的够得上你的精致吗?很多人其实是够不上的,完全是通过透支未来在消费。他们通过各类贷款渠道拿钱消费,贷款买房,贷款买车,似乎已成风尚。
这些消费行为理由是:工作这么辛苦,善待自己,给自己更精致的生活状态。基于这个理由,就会理所当然认为,这并不是冲动消费,而是理性消费,因为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有理有据。
社会心理学在消费行为上,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三种模仿定律:第一,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第二,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发生,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第三,人类对本土文化的模仿总是优于外部文化。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人设经济学。所谓“人设经济学”,就是商家捧红一个人,打造某种生活方式的“人设”,并不断向社会传递这种生活理念,让你在心底接受,并完全认可,然后就可以乖乖地让你掏钱了,并且你不会觉得这是商家的套路。相反,你觉得这钱花得正当,花得应该,花得理直气壮。当你迷上某个“人设”之后,你就会自动代入,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打造成那种“人设”,在朋友圈中展示出来。这看似理性,其实已被洗脑,而这洗脑发生于悄然之间,你未曾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消费上,所有超出你生活必需的消费,都是模仿行为。
朋友圈中的你与现实的你,完全割裂开来,你愿意为朋友圈中的那个你疯狂消费,去旅行、去购物,为了让那个自己更贴近想象中的“人设”。你被你的社交形象反噬了,就这样,你的消费权被牢牢控制在商家手中。
日本生活家有川真由美倡导极简主义生活美学。她讲过一个故事。去旅行时,她看到免税里面有一件衣服,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眼球。虽然和她平常的穿衣风格不一样,但这件衣服设计得很好。她试穿了一下,果然很适合她,也很好看。可是出于消费习惯,她又开始思考:我需要它,还是我喜欢它。如果是我喜欢它,一个月后我还会喜欢它吗?考虑之后,她放弃了购买。因为她深知,这种风格的衣服于她而言,就是过过瘾,她的喜欢不会超过一个月。
很多人的购买行为,都是因为喜欢;但很多人的喜欢,都不会超过一个月。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理性消费的原则。真正的理性消费,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依照生活所需,进行消费决策。唯有回归生活本质,オ会让消费更加理性。
这里有4条购买原则,在购买一件东西时,先思考,再决定是否购买:
(1)该物品是否为生活必需?
(2)该物品如非生活必需,是否非常喜欢?
(3)该物品如非常喜欢,喜欢周期会有多长?
(4)如购买,下一次搬家,会带走它吗?
有川真由美说得好:“真正精彩的生活,靠的不是堆满房间的东西,也不是用之不尽的金钱。‘我经历过怎样的时光?我将要度过怎样的时光?’对时间内涵的正确理解,才是舒心生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