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环节为明确标点占格,通过«羚羊木雕»中对话提示语的分辨,再一次明确提示语的位置与标点符号的使用,辅以填空题训练,填空题题小,跨度大,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可以有目的、和谐地综合一些问题,突出训练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先前的选择题大。
第四环节为综合实战环节,目的是通过给学生习作«身边的感动»添加标点符号,并工整的抄写在方字格里。训练难度是最大的,此题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实践的题目,需要运用学科中多种方面的知识点解答的考察学生整体知识水平的题,从而训练学生综合思维。
教学反思
应试中考中标点符号作为考点,只有3分,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把标点符号作为专题来讲解呢?这个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什么作用呢?
在备课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
一、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说,“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本节课,我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以课文中的句子作为训练的载体,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学生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表面看是个枯燥无趣的知识学习,其实如果理解了词语、句的意思,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基本也能够准确运用标点符号了。
二、“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部编版教材在现代汉语规范的渗透所下的功夫是显而易见的,有了教材的引领,我们在课堂上也就相应的更注重语言规范的渗透。作文标点符号的书写,是七八年段孩子必须掌握的基本本领,也是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人们通常将布卢姆认知目标的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慕菊认为,“学好了再去做”,与“做中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本节课我遵循“学一点、做一点”的原则,反复强化、层层递进,巧加变化,在做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