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很容易理解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就像一棵树不同与一条鱼,就像你不同于我。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从这种不同出发来理解自身以及世界,因为不同会带来对比,而从对比中我们学会了分门别类。
现在的问题是,庄子承认这个不同吗?最初他肯定也承认,但同时也怀疑。他反问自己,这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表象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呢?如果有的话,这东西又是何物?如果理解了这个共同的东西,对我们的人生又会带来哪些改变?理解的意义是什么呢?
也许正是在这种终极意义上对万物本质的探索,庄子写下了《齐物论》。所谓齐物,类似于佛家所谓的无差别心来观看这世界,用以消除表象上的不同,获得本质上的平等。或者说,齐物论讲得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在这种视角里,一切具备相对性价值评判的争论都被消弭,天与地卑,山与海平,万物的不同被一一解构,留下的是大道至简万物归一的和谐。
这种全新的视角,我其实并不想用哲学视角命名,尽管这是《庄子》三十三篇中哲学意味最为浓烈因此也显得最为难懂的一篇。如果可以,我想用智慧视角勉强称呼。
需要说明的一点,智慧和知识是两种东西。
知识往往是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可以帮助你解答一件事为什么会这样,抑或传授给你某些实际技能。比如,苹果熟了会落地,知识的解答是因为万有引力在作用,再比如,人患感冒吃不下东西,知识告诉你是因为体内温度过高降低了蛋白酶的活性。这样的知识,不学不知,永无尽头,借用庄子的话叫做:吾生有涯,而知海无涯。对于知识,与其说需要了悟,倒不如说更需要勤奋和坚持。书山有路,只要勤奋一点,就可以寸土而积,终成泰山。基于它的特性,知识需要学而后习,学习的基础是科学逻辑。
但智慧往往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它可能不会告诉你“我们为什么会变老”这样的实际问题,或者教给你“N天学会游泳”这种技能。更多的时候,智慧是拒绝回答这些细密纷繁的具体问题的。但它可以给你一种体验,让你有种飞翔的感觉。跟知识不同的是,智慧有时候很难言说,不是不能说,是很难说的透彻。“不能言传,只可意会”。相对知识,智慧更需要领悟。仿佛陶渊明拨弄的无弦之琴,不知者一脸懵惑,而知己者心中自有高山流水,大有相顾而笑,莫逆于心的快活。
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做得鱼忘筌,简单的说,如何得鱼是知识的责任,而忘筌的那一瞬间可能就是站在智慧的门缝边儿。
智慧和知识也不是必然联系的,有些人可能知识积淀很少,但却富有智慧。比如禅宗里六祖慧能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一和尚说风动,一和尚说幡动。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你的心动。这回答若以科学的角度看,全是废话,以现代哲学又被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你细细品读,犹如茶香,袅袅不绝。
而有些人可能知识很渊博,但缺乏智慧的灵动。比如很多教授专家,知道花为什么是红的,柳树为什么是绿的,人喝醉了为什么会胡言乱语踉跄不稳,但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何处来,意往何处去。脑袋里装了一火车的知识和技能,走到哪里都是社会栋梁,但活得很迷茫,在这个动荡喧嚣尘世中找不到一个立身的坚固支点。
具体到庄子和这篇《齐物论》,他也无法告诉你具体知识。所以,如果你是抱着求知求用的心态来读《齐物论》,那你看的只好想上吊。想要说的是,哲学本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抽象而来,所谓抽象在于它消解了一事一物的具体形态,剥离了具体内容,这叫上达。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够容纳更多的事物。既然哲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取提炼,当然也可以再次下放到具体中。这种下放,或许就是哲学的运用。至于运用的结果如何,那是个人的感悟问题,与哲学无涉。路就在哪里,哲学可以为你做些指点,但毕竟无法替你迈开双腿。个人觉得,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还是需要找出一点哲学来玩味的。《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久了,自然会有温润之光在胸中弥漫。
历来解读《庄子》和《齐物论》的人不计其数,我自己也看过不少人写的解读,其中不乏大家学者,但往往看的稀里糊涂,不知所云。《齐物论》这篇文章,3000多字,我反反复复看了大约100遍不止,但某些东西仍然无法了然。就我个人之感觉,《齐物论》之难读,大略原因有三。
首先,文句难懂。中国古文,字凝而多意,似是而非。有时候一句话,这样解释似乎也通顺,那样解释貌似也正确,所以,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才是庄子的本意。尤其是用古文来解释哲学问题,对我们现在这些熟悉了白话文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以玄解玄,玄之又玄。所以感觉很难,很朦胧,看完之后没办法像1加1等于2那样斩钉截铁的说:就是这样。更多是时候,仿佛白居易的短歌所描述的感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其次,相对于文句的难懂,这篇文章的逻辑更是难懂。我们知道庄子行文犹如天马行空,汪洋恣肆。他自己写的时候,也许是很清楚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说完这个要说那个。但现在我们看来,有时会摸不着头脑,感觉很突兀,很混乱,感觉没有逻辑。但实际上,我们把握不住庄子的逻辑并不意味着庄子是个没有逻辑的人。恰恰相反,庄子的思辨能力不说独步当时,至少也是不容小觑。我们知道庄子有个朋友叫惠施,是梁国的相国,同时也是一个名闻当时的大学问家、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和惠施两人经常会有一些精彩的辩论,惠施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逻辑思维能力上也是惊才艳艳,但经常被庄子嘲讽境界太低。读过《庄子》的人,想必很容易想起里面庄子拿惠施开涮的小故事。
第三,庄子本身想要表达的哲学理想难懂。现在我们可能会用一个【道】字来概括庄子所求的最高境界,可是什么是道呢?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一灯如豆,不甚了了。也许【道】之一字,确是庄子所求之极致,但此字囊括天地。无处非道,无时无道。如果用这当下的语言来表示,【道】是容纳了无边空间和无尽时间的叠加。而我们所能认知、思考的万事万物又无不在时空之中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万物皆道。
关于上面三点的困难,其实并非只有自己遇到,也并非当下的我们才会遇到。也许自从《庄子》出世以来,每一个研究庄子的人都曾面临同样的困惑,耗尽心神费力攀登却依然不知何处为峰。庄子之思想,恰如那句名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司马迁对此的描述是:汪洋自恣以适己,王公大臣不能器之。在这世间,你根本找不到一个范畴可以范畴庄子,找不到一个限定可以限定庄子。而后人释德清更是细致的描述了对《庄子》的观感:“其文与意,若草裹蛇,但见其动荡游行,莫睹其行迹。无而,立言之间,举意构思,即包括始终,但言不顿彰,且有笔端鼓舞,故观者茫然不知脉络耳。”
坦白地说,我并不是专门研究庄子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庄子的粉丝,更是他无数粉丝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一是希望能够给同样喜欢庄子的朋友一点参考或者帮助,哪怕帮助很小。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写下这篇文章,能够更好的理解庄子,理解《齐物论》。因为多年过去,庄子于我,仿佛是关汉卿所言的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它卡在心里,滴溜溜的旋转,让我纠结,让我思念。
至此方才明白,无论别人解读的庄子如何通透,终归是别人的庄子,唯有自己去翻译去书写,虽然不能保证能让庄子归我,但至少是一种嚣张的尝试,也必然会比阅读别人的解读有着更深刻更生动的体验。因为很多时候,自思自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胸中自有千万意,跟化成实实在在的文字,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所以,如果有谬误,多多包含。有可观者则取,不堪入目则弃。如果能够激发你自己解读《齐物论》并行之于文的冲动,那真是最好不过的期望。
最后,说一下本文的行文。由于是释读,释读是为了让人明白,所以可能略显啰嗦,可能会有些演绎,何况一直以来,我的文章都是一卷卫生纸,扯来扯去,让人摸不到阳器。
在热爱鸡汤和干货的简书平台上,写下这样的文字,我不知道结果会怎样。浅薄的我当然有着个人的虚荣,希望个人的文字自己认可的同时也能够被别人喜欢。也许每一个认真书写者都抱有同样的期盼,但倘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我也只好黄土一抔掩风流,明月对影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