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集团是新加坡最大的高级工业园和商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和管理商,创建于1968年,
迄今为止已经建设了7000公顷的工业园区和超过400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掌管着39个工业园和专业园区的建设,
其中包括两个芯片园区、两个商业园、一个坐落于裕廊岛的化学工业中心和一个位于大士的生物工业园,总共为近7000家本地公司及外国公司提供了办公场所。
同时,国内三个比较著名的工业园区,即深圳蛇口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浦东金桥园区,都是直接以裕廊集团的案例为范本进行复制的。前两者裕廊集团更是直接参与其中,与中国政府合作打造的。裕廊集团打造的裕廊工业镇,从一片荒芜之地,到如今世界著名的“花园工业镇”,只占用不到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新加坡超过20%的GDP,吸收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人口,堪称工业园区发展典范。
与国内大多数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相同,裕廊集团采取的也是典型的东方模式——政府自上而下的大手笔规划,同时借助企业化运作进行强有力的推动。它究竟是如何奇迹般的完成裕廊工业镇的改造?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在裕廊工业园开发运营的早期阶段,新加坡采取的主要是政府垄断开发:先是1961年8月成立了国家经济发展局,负责投资、建设、招商、服务、产业政策等全过程,为早期开发区的快速启动奠定了基础;后来经济发展局工业园区部独立出来,成为裕廊镇管理局,主要职能为发展和管理土地、园区、不动产、城镇和国外用于工商业发展的地产,以及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但裕廊镇管理局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机构,它实质上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及专业服务提供商,采用的是公司模式,通过投资于土地和设施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在裕廊园区的开发运营过程中,裕廊镇管理局不断调整管理体制,目标是通过对法定机构的调整,使其行为更加企业化和市场化。
以政府机构名义,采取企业管理及运作模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并以较低成本获取私人土地,保证园区项目快速启动并尽快达到规模经济,同时有效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还降低了国内园区之间的竞争;同时体制较为自由,可以较快适应市场的改变。在2001年时,裕廊管理局就进行了改组,成为裕廊集团。改组后,裕廊集团的经营运作更加企业化,对市场的反应更加灵敏,并在吸引、挽留和激励人才方面也更具灵活性。
硬、软环境建设并重
“硬环境”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基础,“软环境”则是保障工业园区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的关键。过去50年中,裕廊工业园一直保持旺盛的招商吸引力,与其施行“‘硬’先行、‘软’制胜,硬软环境建设并重”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为高效、迅速改善裕廊工业园区发展的“硬环境”,新加坡政府在园区建设初始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总长达一百多公里的区内现代化公路网、发电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的裕廊电厂、裕廊港码头、自来水厂以及三百多幢标准厂房等,为工业区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裕廊工业园区还兴建了学校、科学馆、商场、体育馆等各种社会服务配套设施,成功将生产、商务、生活、娱乐、休闲融为一体,充分满足园区内人才的多方位需求。而软环境建设方面,裕廊工业园区则强调,在统一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更加注重管理体制和职能创新,积极为入园企业创造稳定、透明、低廉、高效、舒适的营商环境,而并非只是简_=95的“政策特区”。比如,制度安排方面,裕廊工业园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一的单一层次体制,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企业的投资许可、营业执照、城市规划与建设设计许可、劳动力、税收、进出口报关服务等与政府相关的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
而服务方面,裕廊集团则经常以登门拜访、年度聚会、客户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对园区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征求企业意见,通过不断调整管理架构,为入园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选择核心产业,注重产业链条搭建
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工业化刚刚起步,为解决单一依赖转口贸易、工业基础薄弱和殖民统治时期遗留的严重失业问题,裕廊工业园着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80年代,为顺应国际产业发展潮流,裕廊工业园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并积极促进服务业发展;
从90年代到现在,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开始兴起,高新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电脑软件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则成为裕廊工业园区发展重心。
从上述变化中可以看到,裕廊工业园的产业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二十根据自身区位和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而在确立园区核心产业后,围绕核心产业进行深入拓展,并按照产业链进行合理延伸,不断增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实力,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从而保证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顺应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明确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搭建产业链条,有所针对的将各类要素在园区内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才能快速形成产业驱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