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能相处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能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恋爱关系是童年家庭关系的延伸,在恋爱的第一阶段,双方都将对方视为“理想父母”的样子,向对方付出无条件的爱,而到了恋爱的第二阶段,则因为这种无条件的爱退化为“儿童”,可是儿童也有“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坏孩子”将原生家庭中是伤痛投射到恋人身上,造成了双方的损伤,“好孩子”意识到这些伤痛属于原生家庭并努力治愈,最后得到了“治愈”。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很狭隘,局限在自己的一方“天井”之中不愿出来,人的理性难以控制感性(是有脑科学依据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打开思路、转换思维。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给自己带来过伤害,只是有的严重、有的轻微,而这种伤害不一定是身体上的,更难以琢磨又无法磨灭的是心理性的。有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这样的说法也并非危言耸听。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这也就解释了在结婚之前对对方的家庭模式进行“考察”的重要性何在,一个人家庭的烙印是难以磨灭的,父母的相处模式很有可能延续到孩子身上。其实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对“理想父母”或者说是“理想伴侣”的想法,比如,母亲对孩子轻视、不关心,孩子就觉得未来自己对待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呵护(这是对家庭进行纠正的想法,但是未来如何仍未可知);又或者看到父亲对待母亲非常暴躁,觉得自己未来要找的另一半一定不能是这样的;亦或是看到父母之间没有爱,只有互相指责和对骂,对婚姻甚至是亲密关系的恐惧...这些都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家庭观、恋爱观的影响。
少数时候,一场恋爱会自动拯救一个人,这是爱情为什么被奉为伟大的深层原因。但是,如果特别想得救,我们就必须自己去努力。
我们都希望能够在恋爱中得到救赎,希望对方能够治愈自己的伤痛,实际上如果每个人都带着这样的目的去恋爱,只能是“痛上加痛”,只有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才能够和更好的人相遇。如果我们真的很希望在恋爱中抹平原生家庭的伤痛,我们应该自己很努力去做到才是,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对方来“拯救”,因为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想死的人也是拉不回来的。
我们为什么将“爱情”捧上神坛,因为它是除了亲子关系之外最亲密的关系,并且与亲子关系相比,恋爱关系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建立关系同样又是很难的,因为它并非稳定的,并不像血缘关系那样不可更改。我们应该将恋爱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视为一个占有对方的结果,正如生命也只是一个过程一样。
我们应该清楚的明白,我们恋爱的对方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别于自己的人,尽管我们是很亲密的。我认为现在的网络风气对年轻人的恋爱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畸形、变态、扭曲的爱情观竟然被视为“潮流”,尤其是那些短视频所传递的各种乱七八糟的“爱情”,确实让人头皮发麻。这种东西看多了真的会降智,让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成为人云亦云的洪流中的一粒沙土。离开短视频软件的这些日子,我觉得很清静,也多了很多时间、空间去思考、阅读、再思考。
“思考”大概已经是一个说烂了但是又永远不朽的话题,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也可以说“我在故我思”。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日,能够保持一颗清醒的脑袋是多么难得啊,我只想说,不要追逐潮流,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不错。生活如此,恋爱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