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主张读书要一本一本的阅读,但是最近,我采取的是同时阅读几本书。愿意是我发现自己阅读速度放慢了,同时如果单纯去阅读一本书的时会觉得有些枯燥,尤其是理论性的书籍。本周阅读的书籍《走在孩子的后面》《中国哲学简史》《王崧舟与诗意语文》和《崧舟细讲文本》。
《走在孩子的后面》这本书陆陆续续读了很长时间,应该从买回来就开始阅读,内容以故事为主,比较容易理解。截止目前的阅读情况,我总结出,这些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而且父母基本上都是“高知”,孩子大部分都是见多识广,出国、旅游、参加夏令营······是我现在所教的孩子没有体验过的。至今为止我其实并没有读懂作者说的“走在孩子的后面”是什么含义,最大的感受是这些孩子是我们所接触不到的,我们的学生和文中所描述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比如在阅读“火星上最帅的男生”这一篇内容的时候,有一位家长就说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她去代抄生字、抄课文、抄单词等等。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一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我觉得是在批判老师布置作业欠考虑。事实上是大部分孩子还没有掌握基本的内容。在我的班级教学中,这种家长几乎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管不问,更别说替孩子怎么样了。第二如果学生不学习,不写,怎么样去掌握呢?这毕竟还是个依靠成绩的年代。虽然说通过语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真正爱上中国文化,并且保持这一种习惯,是一个好的初衷。但是,就目前而言,阅读并不会立竿见影,只能是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引导。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我第一次接触的类似于“哲学”的书籍,内容其实记不住多少东西,阅读的过程中感触最大的是一种心绪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