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起源
《周易》起自于占卜。惯用方法: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在龟甲和兽骨上钻孔,再用火烧,从烧出的裂纹中判断答案。有时也会在一把蓍草中抽捏转换,来寻找答案。
古人远比我们更贴近自然界。他们从日月星辰、四季轮回中强烈感受到规律的存在,又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认知自然的不同品性。《系辞》:“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比较原始的占卜资料获得了提升,进入高等级的排列、组合、旋转、定位,这就是“特殊的学理模式”。
“《易》以道阴阳。”概括了世界上最难概括的两大素质,两大风范,两大格局。
阴阳、八卦、六十四卦。
表示阴阳的符号单元“爻”,即“阳爻(——)”和“阴爻(--)”,八卦中的“卦”也是由此延伸的符号,由“爻”的叠加组成。
叠加组成的八卦,对应着各种凶吉祸福,因此借自然图像来象征,就是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来象征乾(意指“健”,下同)、坤(“顺”)、震(“动”)、巽(“入”)、坎(“陷”)、离(“丽”)、艮(“止”)、兑(“说”)这八卦。
以此为基础,又伸发出了六十四卦。
那些卦和爻,都有说明凶吉的文字跟随,就是“卦辞“和”爻辞“,后来有了解释的文字,即“传文”。
“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
新文化运动者对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都有足够了解,却未曾对中国文化的元典、神穴、魂魄有过仔细而恭敬的辨析。他们强烈感受到中国文化在现代国际环境中的衰败状态,却从没有认真研究过中国文化在几千年国际环境中唯一延续至今的一系列重大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颇有成绩却未能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找到“我是谁”的答案,是一个沉重的教训。
余秋雨:
“我大半辈子都在从事“两度寻访”一是寻访中国文化真正的基座;二是寻访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从几十年前毅然辞职投身“文化苦旅”直到前些年在联合国总部和美国各大名校演讲中国文化的寿命,都属于“两度寻访”的范畴。
“《周易》正是长寿的“元素”之一。”
中国文化的整体长寿由很多长寿元素组成,《周易》自汉代以来就有众多学者耗尽心血守护着它,以两千年的力量聚积,造成了两千年的生命延续。
这种守护,表现为“百家争鸣”的讨论状态、争议状态,中国文化与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学派林立、高论迭出,以此来维系长寿。杰出范例:《周易》研究中“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的历代争鸣。
“象数学派”,喜欢将六十四卦与季节、气候、方位对应起来,借助于占卜的原动力来推论天下的阴阳灾变、人事凶吉。到了宋、明两代,“象数学派”就把起点性的六十四卦的运用,提升为“象”和“数”的交错。“象”有了”太极图“、“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数”,也有了邵雍等人以奇偶之数推衍的历史图式。黄宗羲《易学象数论》。
与“象数学派”对立的“义理学派”,王弼《周易注》要求人们从烦琐的象数符号中解脱出来,以《周易》来理解万物变化的整体条理。这种主张到唐代颇受欢迎。程颢、朱熹主张由阴阳两气来解释宇宙本体。
前者立足《周易》本原,后者远及宇宙原始,看似对立却构成互补,王夫之“两者不可偏废,归于《周易》一理。”
余秋雨认为,“比之于世界各国的古典哲学,《周易》的卦爻,象,数最有特色,最不可替代,反倒是义理部分有可能与其他古典哲学靠近。要论中国哲学在未来学上的前程,还是以前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