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学风也不好。
经常也会有学生埋怨:我们的学习氛围不浓,学风也不好。
诚然,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老师、学生都非常关注,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不能置身度外。
作为和学生联系最多的辅导员,更加应该明确加强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通过主题班会、团体活动、榜样宣讲、个别交流、谈心谈话等方式告诉同学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积极作为,共同营造优良学风。
“学”字为先,要培育“愿学”的主动积极性。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就是第一要务,读大学,就是要来学习的,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高中的学习仅仅是针对基础科目,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一个领域的系统学习、一个行业的初步了解,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具备立足行业、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进了大学门,关键看自己,自律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学习能力。
以前常说的和图书馆、实验室、课堂交朋友,不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今后“安身立命”的不二法宝,还是要成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想要去掌握一些知识技能,是就业前的准备,更是人生职业发展的基石。
在可以学习的阶段,不浪费时间,钻研磨练,稳扎稳打,才有可能未来更好的进步。
“干”字为要,要探索“会学”的进取创新性。
大学里怎么学?死记硬背不可靠,临考前的“临时抱佛脚”也不可取,还是要来自平时的一门功课一门认真的学。
大学的一门课程结束了,也就获得相应的学分,看起来绩点数字从1到4很简单,但是想要突破4确实是很不容易,若要保持每个学期学分绩点都能突破4,那平时花的功夫绝对不会少。
大学学习讲究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相当重要,这其中更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课后的巩固、文献资料的整理、举一反三的演练都很必要。
没有人会逼着你学习,内心驱动强的你会想方设法学会,一个人在图书馆周末泡一天,坚持上晚自习,不懂不理解就问老师和学长,这些都可以提升学习效能。
每一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刻苦精神不能丢,自我学习的能力要增强,但终究是要知行合一,向书本学习、实践学习。
“行”字为果,要养成“思学”的复盘能动性。
学习成果的检验,有的是考试成绩、技能证书,有的是学科竞赛获奖成果、专利结果、论文是否发表等,有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善于从学习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复盘,就能更加清醒地辨析自己的优劣、不足和短板,才能发现自己有哪些知识盲区,更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产生“本领恐慌”。
激发更多的学习主动,千方百计去查资料、做实验、多研究、多思考,多花时间去想一想自己哪方面还可以,又有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还有一些提升空间,“行不行”会成为一种目标,检验学习成效的结果。
学习的目标,报效祖国、感恩父母、服务社会、成就自我,核心就是要有学习的能力,否则就是昙花一现、镜中花、水中月。
你能你行,才能在职业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营造优良学风,大家都行动起来,相互监督,激励彼此,只要每一人都是学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都在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学分一定会向好转变,一定回归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