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很多时候,读书便成了学习、成长、上进的代名词。
曾经我努力地多读书,是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希望读书能带给自己成长,拥有一样的人生。
然而,走过人生的不同阶段后,发现读书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长和人生变化,便慢慢放弃了阅读,不再对此抱有希望。
读完《认知觉醒》,猛然发现,不是读书不好,而是自己对阅读的认知不够,空有一腔愿望,却一直原地徘徊,并未前进。
想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成长,需要进入深度学习。
作者按照从浅到深对阅读进行了分层。如下图。
自己读了很多书,一直在浅层次的阶段,从未深入!
你在阅读的哪一层呢?
1、多读原书
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读经典、读原著,甚至读学术论文。
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价值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我们要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十堂……课”的干货幻想,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亲自钻研虽然更艰辛,但能感受到深度理解产生的真正快感,这比吸收浅薄的二手知识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
读书这件事最好不要请人代劳,从长远看,终归是要自己获得挖矿的能力的。
学了写作才明白,听书稿,是作者读书后的提取书中的观点和内容,加上自己的认知和观点进行的二次创作。
2、单纯的读书无益
若是读完从不回顾、思考,只满足于输入的过程,这类学习的知识留存率很低。几天之后就想不起自己读了什么。更糟的是,这种努力会让人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原来,之前的阅读只是在假装努力,结果却不会陪我演戏。
3、不做知识的搬运工
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读书笔记往往只是把书中的内容梳理罗列了一番,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纲。很多人醉心于此,似乎对全书的知识了然于胸,殊不知,自己只是做了简单的搬运工作而已
在阅读时,能够提取金句,做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看上去就很高级了。现在才知道,这竟然只是在做只是的搬运工,对自我成长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就像你把一瓶营养品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却没有喝进去,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能量。
4、让知识转化
读完书能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内容让生活发生了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转化。
通过阅读获取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因此发生改变,就实现了知识的转化,从知道走到了做到。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做计划是为了解决人生模糊,之前特别抗拒做详细的计划,觉得太死板太拘束,现在开始给每一项工作做计划,划分成更详细的步骤,把曾经焦虑的事情,从容高效地完成,提升了工作效率。
5、善于读书思考
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读书时,只要有灵感有触动,尽快地捕捉,获得启发,哪怕只读一页书,只获得了一个点,只要有启发,能应用,便是值得的!
6、新知识的内化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
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能够用已有的知识把新知识解释清楚时,新知识就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就像一颗新的珍珠串进了原有的项链中,成为项链的一部分。
7、新知识固化
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当我们不断阅读时,提取书中自己有收获有触动的知识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认知进行输出,写成一篇篇的文章,便实现了新知识的固化。
8、深度学习培养跨界能力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提到,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层次:
知识是最不具迁移能力的,你成为医学博士,也照样有可能不会做麻婆豆腐;技能通常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迁移性要好一些;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
深度学习能带来跨界能力的提升,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具备的能力!
9、深度学习培养关联能力
深度学习还能让我们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的关联,产生洞见。
即便是面对影视节目、娱乐八卦或新闻热点等这些分散人们注意力的事物时,也同样能调动高级认知,把它们与有益的思考关联起来,产生更深刻、更独特的见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同看一部电视剧,而有的人却只能陷入剧情中无法自拔,看完就结束了,有的人能透过剧情看到背后的人性、逻辑,看完后能输出剧评,创造不菲的收益,看一部剧输出的文章能支撑一个公众号,能有5位数以上的收入。
10、深浅学习方式的融合
我们可以把浅学习作为了解新信息的入口,但不能把成长的需求全部寄托于此,更合理的态度是: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比如,在开车的时候听书,当发现这本书很契合能触动自己时,便可以让其纳入自己深度学习的队列中;在排队、坐车、等人的碎片时间,了解主流媒体的导向、关注社会关键人物,开拓自己的眼界。
如果你有收获有触动,那就让我们通过阅读,一起深度学习,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