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李朋云老师在工作室群里分享了《英语学习教师版》发表的程晓堂和谢诗语的文章《中外英语教材中语法板块的对比研究》,针对这篇文章李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什么时候教语法:读(听)前?读(听)中?读(听)后?2.通过何种方式呈现语法规则?3.采用何种语法练习活动?
由于我使用的是仁爱版教材,每个单元三个话题,每个话题四个部分,语法出现在每个话题Secition D部分,属于最后呈现语法,在Grammar Focus里面一般例举的都是在SectionA、B、C中出现的与本话题语法相关的句子,以填空的形式练习,而真正的语法规则都是在教材后面的附录部分呈现的。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在讲语法时,采用的是归纳法,让学生根据Grammar 中列出的句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最后参考教材后面的附录部分的语法规则进行完善。我觉得自己的呈现方式是属于显性的。因为我认为语法知识是陈述性知识,需要学生去记忆,去操练。由于受中考的影响,平时语法练习的方式大多采用填空和造句的形式,但我发现补全对话部分的题学生丢分太多后,我在语法复习时加入了句型转换练习。练习方式有些机械化。
程晓堂老师在《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一书中指出:新课标倡导采用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究语法、发现语法和分析语法的教学方法,摈弃单纯讲解语法知识的教学方式和让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语法教学应尽可能使学生有机会在语境和语篇中感知语法形式和语法的表意功能,然后再关注意义的基础上,教室结合具体语境呈现语法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语法形式,分析归纳语法规则,之后教室做必要的讲解和总结。他还说,语法教学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语法练习形式,并将语法练习融入听、说、读、看、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之中。
总之,语法教学要坚持为了用而学、为了用而教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