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需求或者说是欲望究竟缘何而生?追本溯源,还是要分析人性。分析人性这个问题有两个理论可以切入。
马斯洛需求理论
生理需求。是衣食住行,若无法满足,人类就无法生存。这也是我们提及最多的用户刚需,每一天都离不开,也就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是众多创业公司和巨头一直抢占的各个山头。
安全需求。希望生活有所保障,避免被物理伤害。这是医疗人身保障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互联网+”正在升级的主要领域。
社交需求。个体会产生友谊、爱情、亲情等各种感情诉求,渴望成为集体的一部分。几乎没有人希望过着孤独,不与外界产生联系的生活。这块目前最主要便是企鹅帝国的两大关系链产品。
被人尊重。得到认可和赞赏,名誉、声望和地位,这种需求很少得到充分满足。
自我实现。是实现个人抱负、理想、价值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理论+七宗罪
一、生理需求
1、贪食:人只要活着就要吃饭,至于暴食,每个人不一样,好吃的人就爱暴食,不暴食的人就只是吃的刚刚好而已。
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就是把人类的吃的需求和懒得惰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需求,比如偷窥,很多人喜欢看别人的朋友圈,看大V的朋友圈。马斯洛需求更多的概括人类的需求是向善的,人性的7宗罪更多的是把人的性格当中的弱点拿出来说。
2、性欲:肉体的欲望。
【情色网站是被中国政府和法律所禁止的,可依旧屡禁不止的,可想是多么痛的痛点需求呀。典型代表有陌陌、快播、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YY美女主播等。】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知乎当你写的观点不符合某些人心意的时候,他开口就会骂你,但是当黄色网站广告满天飞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骂,都是默默的下载收藏,在群里出现种子的时候,都会默默的发个表情,谢谢老板!可见性的驱动力是多么的强烈。
二、安全的需求
3、懒惰:人为什么懒,因为懒惰就可以节省能量,就更能在远古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
【互联网的存在就是让我们能更“懒”地完成事情,世界为“懒”人所创造,科技为“懒”人所进步,避免了时间和精力的付出的“痛苦”。我们自认为的“额外的付出”,会让我们“痛苦”。】
三、社交的需求
4、妒忌:源于社交中产生的攀比。当我们发现别人比我们做得更好(才能),得到的更多(财产),我们就会嫉妒。
【网络是个分享的社会,一个贫富共通的平台,于是在网络上总凝聚了不同的声音,总有人在上面咒骂这个社会,总有人在抱怨着不满意,而这些均由妒忌所生。】
傲慢是你得到的太多,嫉妒是你得到的太少,但本质上我们还是希望他人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别人,最终归因还是【尊重的需要】。
比如女朋友在朋友圈看到,比如朋友圈的晒豪车、晒美女、晒旅游、晒爱心都会招人嫉妒,有些人看了自己也会去想方设法去晒。比如QQ刚开始出来的时候,为了自己的QQ等级比别人高,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有人的QQ会连夜在电脑上登着,就是为了自己能多几个太阳和月亮,然后等级比别人高,这就是嫉妒心理在作祟。
四、尊重需求
5、贪婪:源于社交中产生攀比,因妒忌而生贪婪之心,产生失控的欲望。
【人总是渴求得更多(与别人相比),永远不会满足。淘宝的双十一,京东一轮又一轮的促销,各种团队促销、优惠卷、红包派不停。】
乍一看贪婪好像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没关系,但是不然,其实还是有关系的,就拿抢红包举例,有的时候我们抢红包,其实并没有抢多少钱,但大家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呢,除了钱本身有吸引力之外,更多的是有些人抢到了红包,有些人没抢到,抢到的人有一种战胜了其他的人快感,本质还是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心理会默默的觉得自己比他人强。这也就是很多加息券、优惠券都限量的原因之一,如果大家每个人都有,亦或者没有时间和张数的限制,你看大家还会不会抢。
6、暴怒:当自己的自尊被他人伤害,需求(或贪婪)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愤怒。
【网络游戏的杀戮与游戏装备热卖,玩的就是人性暴怒的本质。】
还是因为人类都以自己为中心,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内心深处还是想让别人关注自己,所以根在这,愤怒的这一点在游戏中被利用的淋淋尽致,杀戮以及游戏装备的热卖,更多的是满足玩家的这种心理诉求,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尊重和虐人的快感,那只有在游戏中来满足自己喽。
五、自我实现的需求
7、傲慢:卓越的欲望,过分自信导致的自我迷恋。自我膨胀,觉得自己处处都高人一等。
【某些事物从不产生实际价值,只是一份虚荣心,比如QQ秀、各种钻、微博、朋友圈晒、点赞等。分享有时是快乐的,而满足虚荣有时也能产生快感。】
有个词叫做文人相轻,现在很多写自媒体的也一样,感觉自己有一些粉丝,就目空一切,看不起别人,其实有个词形容这种人特别好——你就像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世界变小了。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当我们得到一定的尊重,又特别会变得傲慢,觉得天底下老子最牛逼,其实它还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尊重的需要,只不过被别人尊重的过头了。比如知乎的点赞、微信朋友圈的晒自拍,晒购物、秀美食,都属于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但过头了则变成了自我的膨胀。
如何挖掘用户动机?
如果只是看表面需求,是很难发现购买的深层动机的,但如果我们把产品放到人和使用场景的交互里去,则可以发现更多的奥妙——用户的动机会被很当时环境下的复杂因素所影响,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因素来进行场景分析。
基于什么环境:地铁/办公室/室内/公共场合/走路/夜晚/户外……深入情景周围的细节中去
基于什么用户:具备什么特征,比如身份、收入、区域…..
基于什么行为:行为或操作流程,比如购物流程、操作习惯、行为认知…….
动机和人际关系。
“满足需求的产品”与“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之间,区别往往就在于对人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