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某一个浸淫很久、绞尽脑汁也没有合适解决办法的时候,往往会在与这事全无相干的其他事件中突然就福至心灵、找到灵感,历史上各个领域这样的灵感突发不胜枚举,智慧的生成就是大脑多区域神经元搭建、信息融会贯通的结果,所以平时存储信息量越大、发酵过程越长、融会的概率就越高。
见识高远的本质就是信息储量大,在科技发展、连通万物之前,所谓人老成精,就是因为活得够久、见的够多、信息储量够大,所以大脑融会的维度就多。
时代发展至今已经是多维度的竞争,初创公司的生存机会就在于避开现有巨无霸的碾压空间,从全新的角度侧翼切入,比如微信改写通讯史,Facebook创造全新社交史,滴滴、airbnb都是以前所未有的维度成为独角兽的典型,所以马云才感慨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真正的对手会出现在哪里。
世界在飞速更迭,跨界学习之所以成为潮流,正是因为仅仅单一维度的专业已经不足以应付复杂多变的世事,想要取得竞争优势,就需要比别人有更多的维度,除了本专业之外多一项技能,多一门手艺就意味着多一份胜机;如果在思维上多一个思考角度,那更是上升到战略层面的胜算,理科学习文科感性、文科学习理科严谨;多读书,学习各领域的精英学者思想;多行路,见识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多访名士,近距离交流碰撞,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事,提升生命密度,如此才能提升人生精彩的概率。
一个人的优秀程度,就在于专业的精度,以及人生的广度,在当世广度尤其重要。
外部信息进来,大脑瞬间给这个信息定位,耗费能量专注思考,快速处理,这就是聚焦,聚焦需要专注。在处理抽象的问题,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则做事,或者对问题进行拆解分析,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台精密运作的计算机,任何分心都会降低效率。
“专注”可以说就是大脑的基本运作规律。不能专注思考就不能熟知规则以及理解抽象概念。越是需要脑力的领域就越需要从小训练专注的功夫,理工科尤其如此。
人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会感到劳累,除非能进入“心流的状态”,所以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而且聚焦有个很大的局限性需要用发散思维来弥补。比如说理科的公式方程都是特定的模型,运算的时候就是在大脑中的一个特定区域处理,专业水平越高的人,越容易发生这样的聚焦。我们大脑中有很多现成的思维模型,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的工具,新的信息进来马上就能被这些模型专注处理。
但是在复杂系统中,如果问题的答案不在已有的模型区域内,就很难找到解决答案了。这个弊端就是当局者迷,我们头脑里边已经存在很多固定的模型,我们习惯把信息直接放到我们的思维模型中,用现有的套路去琢磨它。但可能琢磨半天也找不到答案,你可能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去散散步,你可能需要找个人讨论,总之就是要主动跳出来,先把想法放下,去期待发散思维,是一种全局思维,的确有点天马行空甚至是胡思乱想的意思。
“发散”和“聚焦”无非是人脑的两种工作模式,都需要下功夫针对性训练才能发挥作用。
能够聚焦是脑力工作者的根本,只有聚焦才能掌握套路和抽象概念,才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思维模型,所以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或者自己读书自学,都是针对聚焦的,可以说练的都是基本功,搭建的是基本的运作框架。
我们说刻意练习都知道,挑战难度、还必须得有即时反馈,所以全球的教育系统设定都遵循根本的规则:容易考核。有大纲有套路有反馈,老师容易出题,学生容易备考,皆大欢喜,这也是构成社会最稳妥的模式。只不过学校教育的缺陷在于只有基本功,灵活运用方面全靠个体和运气,大多数人到了实际工作的时候发挥不出来学到的东西。
发散思维和多维思考需要自己主动实践,在真刀真枪中习得。
聚焦、发散,两种模式灵活切换,才能获取更大、更持久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