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位於三省交會之處,歷史上有幾次大規模移民,各省文化融合匯集於此,造就美食薈萃,美味包羅萬象,形成濮陽的獨樹一幟的美食文化。
「人們總習慣用食物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濮陽哥說。
「這句話好!在台灣有所謂眷村文化,因為是大陸各省遷入的移民,順便帶入他們的家鄉味道,以家鄉味將大家的心連結在一起。」輕醒哥說。
「那麼,台灣有哪些特色食物?」
「一般大家都會提起牛肉麵、肉圓、蚵仔煎等小吃,這都只是美食拼圖的一小塊,若要拼出一個地方的美食文化,還需要更全面、更多元嘗試才行。」
「好,我就帶你來這個地方,一次網羅所有濮陽美食,今日非讓你拼出完整地圖,否則不讓你走出這大門。」
「濮陽味道!」輕醒哥抬頭看著招牌。
「這是匯集所有濮陽名菜的餐廳,也是展示濮陽美食的文創基地。」
「我已經聞到香氣了。」輕醒哥迫不急待地踏進餐廳。
內部陳設仿古風客棧卻又帶點現代感,環境乾淨清雅,寫著濮陽名菜的黃燈籠高掛在天花板,擺滿豐富菜餚的展示吧檯,加上廚師現場展現手藝,噼啪噼啪拍打麵團的豪邁聲,嘰哩嘰哩煎麵餅的油炸聲,讓人五感全部張開,盡情享受色香味的周身環繞,彷彿穿越到一個舊濮陽的老饕廚房,正準備享用一桌主人款待的饗宴。
「說到老濮陽菜,大家一定會想到『壯饃』,它的來源傳說有兩種:第一、相傳有位書生赴京趕考,岳丈吝嗇,只給烙餅作為充饑之用,妻子不忍,於餅內摻入內餡,後來書生中狀元,自此狀元饃流傳開來,但狀元饃太拗口,就改稱狀饃,後因平民訛傳,變成了壯,取其吃了可以強壯身體之功效。」
「這故事聽起來很普通,似乎很多地方的名菜都跟赴京趕考有關,而且最後都還高中狀元,因此以狀元為名的點心與名菜似乎特別多。」輕醒哥這麼想著。
「第二種說法比較樸實,因為古代濮陽多戰事,戰士上陣殺敵壯行需要果腹充飢之物,因此發展出這厚實餡餅,就稱為壯饃。」
「嗯,這說法可信度較高,比較貼近事實。」輕醒哥說。
「看來輕醒哥是務實之人。」濮陽哥笑著。
「這壯饃的內餡有固定配料嗎?還是可以自行依照口味而調配?」
「壯饃分葷、素兩種,今天特定為您準備素配料,裡面用杏鮑菇取代羊肉,您可以嚐嚐看。」
「形如滿月,色澤金黃,外焦內嫩,內餡飽滿,果然名不虛傳。」輕醒哥大口嚼著壯饃,非常滿意。
「下一道菜是涼皮,它從西北地區傳入,經濮陽人改良,成了今日獨具特色的米食,把自己喜歡的蔬菜、蛋皮及其他配料裹進晶瑩剔透的涼皮中,非常爽口。」
「哇,這一口咬下,多層次的滋味在嘴內散開,如百花齊放,卻又整齊劃一,毫不違和,就好像一年四季全進了嘴裡,口味豐富自然,令人回味再三。」
「輕醒哥好會形容!這平凡的涼皮被你形容得好像天饌美味。」
「咦!接下來這個餅看起來黑黑的,不怎麼起眼,這是?」輕醒哥指著一盤粗糙的餅說。
「別小看它,它可是有名的農家菜『醬豆餅』,精選優質黃豆,煮熟後發酵,加入特色調味料,再用手拍打成餅,曬乾成型,來!你試試搭配玉米粥吃看看。」
「哦!這口感很妙,此二者一乾一濕、一脆一軟,可以感覺到農民的手勁以及質樸的心,是一道兼顧口感與營養的好料理。」輕醒哥閉著眼說。
「來,接下來是…」濮陽哥繼續介紹。
「我知道,這是麻花。」輕醒哥接話。
「您知道麻花?」
「當然,這台灣很常見。」
「原來如此,那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是李記大麻花,工藝考究,造型美觀,酥脆香甜,久放不綿,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連食物都可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然,這是人類智慧結晶啊!」
輕醒哥見識到當地是如何重視文化資產,即使是最普通的麻花,都被認可是文化珍寶,進而加以推展並承接下去。
於是,一路看下去,名菜盡出,有「帝都八大碗」、「蜜汁紅梨」、「驢肉燒餅」、「醬香牛膝骨」、「雞湯豆腐鍋」、「仙楂糕」、「養生小籠包」等等,有如大江南北的料理精華全部聚集於此,令人味蕾如同萬花筒般齊放。
「輕醒哥這樣嚐下來,對濮陽菜的印象如何?」
「我認為濮陽菜的精華不在山珍海味,而是那來自田園新鮮食蔬的自然甜美,那是一種來自土地,貼近自然的純粹幸福感。」
「說得真好!濮陽味道,不甜不鹹,不辣不酸,中正和美,溫潤如玉,這是我們對她的讚美。」
「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优質的材料加上適宜料理方法,就是美食的根本。我發現河南真的是出產高品質食材的地方,不管是紫薯、玉米、山藥或腐竹,簡單調味,就很美味,每一口都讓我驚喜不已。」
「輕醒哥是懂得品嘗食物真滋味之人!」濮陽哥伸手比讚。
味道之於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所散發的氣質,真正的美食除了講求色香味之外,一定會和當地的文化與故事緊緊扣在一起,讓人在享受美味之時,腦海裡不斷出現那動人的畫面。
味道的距離或許只是舌尖到舌根,但在記憶中所劃出的長度,連萬里長城都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