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嘉诚在高升街钟表商店共事的老店员,虽然与这个清瘦的年轻人相处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对他的印象却极为深刻。20 多年后,李嘉诚已经成为商界名人,有媒体记者找到这些店员做采访,他们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称赞道:“那时候,李嘉诚被派到我们高升店,是店里年纪最小的。我们都觉得他还没有成年,什么都不懂,一开始谁都没把他当一回事,可是他的表现令我们都很吃惊,很快就对他刮目相看。他对每一种钟表的结构、原理都非常熟悉,给客人介绍的时候知识很全面,老练得就好像吃钟表饭很多年的人,让人不敢相信他才学习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店里的钟表出了问题,都不用找公司的钟表师傅,他基本上都能解决。他脑子好用,反应也快,做什么事情很快就上手。当时我们都以为他会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以后肯定是一位“标青”(出色)的钟表商人,真没想到他今后会那么威风。”
李嘉诚干一行/爱一行/学习一行/精通一行,让他的同事们钦佩不已赞叹不已。
从钟表公司到钟表商店,李嘉诚凭着勤奋努力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庄静庵的喜爱和信任。不过,庄静庵虽然满心欢喜,十分自豪,但他从不当面夸赞李嘉诚,仍然对其严格要求,有时甚至有些苛刻。李嘉诚对此并无怨言,他明白舅父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无论舅父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当作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从不打半点折扣。
1946 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的水平,也就是相当于 1939 年那个时期的经济水平。经过近一年的修整,日本统治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工厂、商铺都逐步恢复了生产与营业,从各处回归的居民使香港人口激增到 100 多万。社会繁荣、商贸复苏,各国运载货物的巨轮,重新穿梭在维多利亚港口,香港这颗美丽的东方之珠又再现了往日的光芒。
随着商业大环境的好转,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可喜的增长势头。在钟表业已经大展拳脚的中南钟表公司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销售量占据了香港的较大份额,并重新建立了东南亚地区的销售网络,营业额呈几何级数向上攀升。这一时期,庄静庵开始筹划开办一间钟表装配工厂,他计划几年后将钟表装配扩展为自产钟表,不再依靠进口的钟表零配件。此时,李嘉诚的才华和能力已经得到了庄静庵的全面肯定,他准备借这次开办钟表新厂的机会,重用这位已崭露头角的能干的外甥。
此时的李嘉诚,虽然年少位卑,但生活的境遇使他骨子里有股不屈的傲气,他无时无刻不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像舅父、像茶楼里遇到的那些大老板一样,干一番自己的大事业。
李嘉诚胸怀大志,有理想有野心有雄心壮志,像大多数人一样渴望成功,渴望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是他N年后成就大业的最初动力。
李嘉诚也看好中南钟表公司的前景,更为香港经济的迅速繁荣而兴奋不已。闲暇之余,他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着尖沙咀五彩缤纷的灯光,再一次陷入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下去?
其中一条路,就是在舅父的羽翼下谋求发展。中南钟表公司已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擘,留在中南钟表公司自然可以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另一条路就是再次到社会上闯荡,寻求属于自己的事业。而这条路要艰辛许多,并且充满风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嘉诚选择了后者,相对于安稳的生活,他更喜欢挑战自我。他认为,待在舅父的羽翼下,很束缚自己的手脚,贪图安逸会丧失自己的斗志,应该趁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以实现自己做大事的夙愿——做一名驾驶大船的船长。
下一步怎么走?继续打工还是独立创业?这是摆在李嘉诚面前的2种人生选择/2条人生道路。如果继续打工,李嘉诚是优秀打工者,最终有希望成为公司高管或职业经理人甚至打工皇帝。而独立创业风险大的多,李嘉诚选择了独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