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大数据的用途真的太广泛了,甚至能够洞察人性。
国外约会网站Illicit Encounters,近日公布了一份极具争议性的数据,其实这些数据在国内的很多交友APP都应该能调查出来,只不过没有公布罢了。
这个争议的数据是,他们发现,使用他们约会网站的人,有63%曾出轨。
在这63%里面,第一次出轨约会就被抓到的人,只有11%,而第二次被抓的比例也不高,也只有12%,但当出轨次数到了第三次时,被原配“捉奸在床”的比例就突然上到20%以上,直接翻了一倍。
这一点让分析者都觉得好难理解,理论上任何事情不应该是越熟练就“得心应手”吗?
出轨都第三次了,应该都懂怎样躲避了,可是为什么偏偏是第三次时,却如此容易被抓到?
古语有云:事不过三。
还有就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看来古人的经验不无道理。
但问题是:为什么?
致命的“第三次”
心理专家指出,第三次出轨之所以如此的决定性,主要在于两种心态:
第一个心态是警戒心降低,觉得第一第二次都那么顺利,第三次自然会越来越“放肆”。
第二个心态就是“无所谓”,一般能出轨到第三次,代表夫妻之间的感觉已经严重破裂,即使被发现也没什么了,也不用去防备了。
这种“放肆”又“放纵”的心态滋长,是第三次出轨突然变得如此致命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这个数据还暗含了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重要推论:
在捉奸实锤后,如果你的对象告诉你,TA只是第一次,求你原谅,再给一次机会。
那么你千万不要相信,TA真的极有可能不是第一次,而是已经第三次或以上了。
因为,第一次就被你抓到的机会,实在是微乎其微。
这就好像那个段子说的,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时,说明你家里可以已经隐藏了成千上万的一大窝蟑螂,只是早期他们不容易被你发现而已。
而一旦发现一两只,你就不要安心地觉得这蟑螂只是“初来乍到”,其实人家早就在你家立足了根。
出轨的道理也是如此,往往被你发现时,小三可能已经差一个名份了。
上帝在给你“犯错”的机会
在过去,我们似乎不太容易理解,为什么出轨次数越多,每一次被抓到的可能性会增大。但在现在这个科技与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年代,这反而不难解释了。
聊天工具、交友APP、电子邮件甚至是一个具有定位权限的普通软件,都能泄露你的行动。
还记得之前有个新闻说,支付宝年末晒收支纪录后引起家庭纠纷的,因为在当时男方好多“敏感”消费被妻子意外发现。
因此,当你这类纪录越来越多时,曝光在你对象面对的机会就会随着时间越长而增加。
而大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上述的国外约会网站也公布了另外一项数据,60%以上的出轨都是因为手机聊天纪录、社交网络而被发现,比例十分惊人。
只有14%的出轨是被“捉奸在床”现场抓到的,也只有5%是熟人亲友告密的。
从另一个侧面去看,似乎上天也在给那些出轨的人一些“自觉改过”的时间,当你出轨第一次时,还是有很大机会在不影响原配感情时回头;第二次时,你还是很有机会悬崖勒马;第三次,被抓到的机会瞬间翻倍后,忠诚和专一就很容易分崩离析了。
人确实可以犯错,但一次可以,两次也能接受,三次就要判决了。
其实,不止是出轨,很多良心上的错误,都不会第一次就会被人抓到的,而往往都是这些错误已经在本质上改变了我们的心态,比如让我们更肆无忌惮,豁了出去之后,我们才会被抓到。
现代道德理论的奠基人,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定义道德的本质时,就说了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他律”。
正是因为道德是“自律”的,我们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个人犯的错要由他自己去负责。
所以,现在的“大数据”科技,竟然反过来,在验证着一条古老的哲学定律。
这次的数据调查告诉我们,影响出轨被发现的主要因素,其实正是出轨人自己的心态,也就是说他有多“自律”。
在第一和第二次犯错还没有被人发现时,我们全靠自律去纠正自己,但如果这时我们还选择去犯下第三次过错,那就基本上可以判决,你是良心泯灭了,不值得同情。
因此,不要说我狠心,在很多事情上,我是不会想去原谅那些犯了良心上的过错后被发现的人,因为他们显然不太可能是第一次了。
正义也许会迟到,到第三次时,正义就不会缺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