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17暑假去安徽开会之际,绕着徽州古城转了10天。有2天待在黄山脚下,正巧台风天,山间云蒸雾绕,日出云海瞧不见。
我来黄山脚下,只有一个目的——看剧。
杨丽萍编导《黄山映象》
16年暑假云南,一睹心仪《云南映象》,五个民族,特色风采,酣畅淋漓! 彝族花腰舞,佤族甩头舞,虾嘎solo鼓舞,张力十足。
17年8月1日黄山脚下观《黄山映象》,此时距上演16年8月20日的试演将近已过1周年。这期间《黄》停演过,直到17年3月18日复演。
第一次得知《黄》,是16年云南归来后,公号资讯,文章配的正是此图,一见倾心。
所以此番来黄山,只为《黄》而来。
白天宏村南屏游玩,用完晚餐回到客栈已19:00,匆忙订座赶往剧场。
温馨小贴士:当地定点演出一般在客栈酒店都可买到优惠票,有的享接送服务。
到达剧场,四周一抹黑,还有2分钟开演。
向客栈小哥问,《黄山》喜欢吗?
他说,不大喜欢,有互动。
"什么互动?"
“会下场采访你,问几个问题。”
有小哥提前剧透,略带徽音的黑衣导演帮,气势汹汹而来,hold住全场。
这是杨丽萍创作《天仙配》的元素之一:
穿越
用穿越手法,梦里梦外、戏里戏外,现场的观众会被带到中间来,不会让人感觉七仙女的表现就应该是那样的。
杨团队用新媒体视频,新的语言重构和诠释《天仙配》。
这是《黄》第2个元素:新媒体技术展现的现代化舞台光影。
民族风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
这一年很多人对我的印象是“民族风”。
观剧时,我旁边坐着一位有气质的姐姐。当我重新打开现场录制短片视频,依然可以听见她优雅而又雀跃的喝彩声。
《黄》以传统戏曲故事《天仙配》为基础,用穿越手法和现代化舞台光影全新重构,不仅从舞蹈艺术重新诠释《天》,还能欣赏黄山风景,品位多彩丰富的徽派人文魅力。
全程以扬琴为主调,赋予了《天》更悠扬的舞台美感。从配乐可以感受徽派人文基底,黄梅戏的元素鲜明清新,沁人心脾。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仙女织锦”场景的表现。
七妹点难香,请来了六位姐姐齐相助。七人通宵达旦完成了黑心员外布置的不可能任务,为董永赎了身。
“仙女织锦夜未央,红绸舞秀乐生芳”。
此乃《黄》第三个元素:美妙绝伦的舞蹈杂技结合
“比翼双飞在人间”
“槐树指婚”
第一次邂逅
“”相知相爱情难却”
槐树指婚
“黄山金丝猴”
不仅展现杂技,还融合了轻喜剧,再现黄山风情,让观众动静相宜,趣味盎然中欣赏。
剧中还有个小彩蛋,16年在北京春晚上演的杨丽萍《莲花心》,在《黄》中可以现场感受荷花舞的美韵。
泼墨写意,水墨徽州
来过宏村西递古徽州村落的朋友们,相信都会被当地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景观所折服。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细致刻画了徽州之韵。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栩栩如生道出了徽州之绝美。
杨用泼墨巧妙写意水墨徽州,予观众修心养性含蓄清丽的视觉感受。
映象黄山,穿越天仙,
轻舞黄梅,艺放徽州。
本文照片摄影师穗乐坊影音传媒创办人
李宜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