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的茅草屋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看日历,转眼到了11月份末,天气越来越冷,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

时间过得真快,今年过年早,在1月份过年,转眼一年又要过去了。

自己还是孩童的时候,那时,无忧无虑,只盼望快些长大,也没有时间的概念,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越发感到时间的宝贵。

看到窗外飘飞的白雪,我想起了很多从前的往事,想起小时候爷爷和奶奶居住的茅草屋。

爷爷奶奶家的房子在马路旁边,屋顶铺的是在厚厚的芦苇,芦苇杆很硬,细长细长的,去掉上面的穗,可以用来盖房,铺在房顶时,要一捆一捆的放,所以显得很厚重。

当时,村子里都是瓦房,只有他家是草房,所以印象深刻。到了冬天下雪的时候,房顶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积雪,仿佛童话世界里的茅草屋,美丽极了。

这间茅草屋有爷爷奶奶生活的痕迹,带给我许多童年美好的记忆……

01.苦难的旧社会

爷爷和奶奶共生了8个孩子,夭折了两个,余下6个,我有4个姑姑,一个叔叔,爸爸是老大。

奶奶是个小脚老太太,脚面很高,走路很慢,她不让别人看她的脚,好像那是个秽物,常年穿袜子。

她老年的时候,一次,我帮她洗脚,才看到她的小脚,那是一双完全变异的小脚,真是触目惊心,看着都心疼。

为了限制五个脚趾头向前生长,用布紧紧勒住脚趾,让其向脚心的方向生长,直至把脚上的骨头硬生生地缠成畸形,脚是小了,苦也受了。

奶奶说,这是她妈妈在她小时候用布缠出来的结果,那时候,女孩子都缠脚,所以并不感觉自己多痛苦。

这是万恶的旧社会对妇女的迫害,连脚也不让好好长,真是一个坑人的社会。

奶奶走路很慢,一走快,脚就疼,走的远些,还要扶墙站一会。奶奶没文化,是个家庭妇女,每天屋里屋外地忙活。

爷爷小时候念过书,是高小毕业,我不太明白是一个什么文化水平,他以前当过教师,当过大队会计,会日语,后来在镇中学后勤退休。

爷爷说话和和气气,看上去温文尔雅,从来没见过和谁大声说话。

那个年代生活应该很艰苦,但爷爷奶奶从来也没有讲过他们有多苦多累,只听他们说过,孩子们小时候淘气,不听话,一要挨打,就往树上爬。

想想,他们拉扯六个孩子长大,真不容易。

02.完美的婚姻

奶奶比爷爷长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他们的感情非常好,其实,奶奶的脾气并不好,但对爷爷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尊敬有加。

两个人说话总是轻言慢语,商量着来,从没看见过他们吵架,奶奶在爷爷面前懂得示弱,她很尊敬读书人。

她对我们几个孙辈孩子讲过,以前去城里,不认识字,哪也不知道,像个瞎子一样,劝我们要念书,识字,有了知识,到哪也不能走丢。

其实,谁家的生活不是鸡毛蒜皮,都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争吵过。

而爸妈就不一样,他们几乎天天吵,也没什么大事儿。

比如,妈让爸去喂鸡,爸就会说:“你一看见我闲一会就有事儿,我不去,你就不会喂呀?”

妈会很生气,大声回怼:“让你干点活就不乐意,这点活就不能干吗?你还能干点啥?”

过了一会儿,爸还是去喂鸡。如此种种,每天都在上演。

以前对爷爷奶奶的婚姻没有评价,自己结婚后才感觉两个人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碰牙的,吵架很正常。

再看看爷爷奶奶的婚姻,真让人羡慕,彼此遇见了对的人,他们的婚姻堪称完美。

听爷爷讲过,他的父亲,就是我的太爷爷,是当地很有名的商人,做黄豆生意,家里经济条件好。

战争的时候,太爷爷去长春做生意,因为战争局势紧急,他被困在长春城里出不来,后来活活饿死在了长春,之后,家道中落,日子越过越穷。

听爸爸说,奶奶是邻村大户家的女子,虽然没文化,但是从小学过女工,会做针线活,绣花,裁剪,样样在行,干啥像啥。

每听到这些,我就觉得有点像电视剧里的剧情,充满玄幻色彩,这些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一想也可能是真的。

因为如果家里条件不好,爷爷怎么能去读书呢?他也不能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那时候讲究门当户对,如果男女双方条件不对等也不可能结婚。

我甚至还想过,如果太爷爷没有在长春去世,家里经济条件好,爸爸也能接受好的教育,那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的是爷爷奶奶生了6个孩子,没有一个是读书人,可能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吧。

可若是那样,爸爸就不会娶妈了,当然也就没有我了,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03、两个资深老烟民

爷爷和奶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都爱抽烟,是那种旱烟,气味冲,呛人。

小时候,觉得抽烟很正常,也不知道对身体有啥危害。只要到他家,经常半屋子烟气,每次去,都要开门放放空气,有时候,他俩不停地咳嗽,但还是板不住抽两口。

爷爷奶奶为人和善,邻里关系好,经常屋子里坐满了人,一起唠嗑,抽烟。

为了抽烟,他们还种过烟,春天的时候,烟苗刚长出来,叶片小小的,但烟苗和烟苗之间距离很远,我还纳闷,这不是浪费土地空间吗?

待到长大了以后,那叶片就像个大蒲扇,种得距离近,烟叶就没有生长空间,根本长不大,每颗烟草就像一颗小树。烟叶长大后,掰下来,用结实的线把叶片的梗穿起来,挂到窗前晾晒。

烟叶一片一片,层层叠叠,挂好一排,下面再挂一排,以不能脱落到地上为限,形成错落有致的优美弧线。

等烟叶晒成土黄色,就晒干了,需要放到透气的袋子里保存,一定要轻拿轻放,否则就碎了。

等到想要抽烟的时候,用手碾碎烟叶,越细越好,把叶的筋脉扔掉,放到六边形烟笸箩里,烟笸箩是奶奶用纸盒手工糊的,外层糊上好看的纸,像一个小工艺品。

把烟叶斜放在烟纸的中间,在两边留出空隙,斜着卷起来,一边头大一边头小,形成锥形,在接口处用舌头舔一下烟纸沾紧。

前段头大的地方用手在上面拧个结,包紧前面的烟叶,防止掉落出来,再把结拧掉,一只烟就做好了。

奶奶和爷爷卷烟手法娴熟,几下就做成了,看着挺容易,我试着卷过好几次,都失败了。

他们常年吸烟,夹烟的右手指都被烟熏成了土黄色,一直到80多岁时候,因为咳嗽的厉害,才把烟戒了,不再抽烟了。

04.菜园也是花园

小时候爷爷在镇里的中学驻在,一个星期回一次或两次家的样子,一直到退休才回到农村,所以地里的活干得少,大多是奶奶操劳。

她家的门前是一块菜地,四周是用木棍夹着的栅栏。

奶奶种的菜,样多量少,伺弄得好,辣椒只种两垄,结得滴里嘟噜,自己吃不完,经常给人。

那一簇簇的韭菜,长得规规矩矩,杆粗叶密,颜色墨绿。黄瓜,豆角,生菜……种类齐全,长势喜人。

其实,这些菜在农村一点也不稀奇,谁家都有,但我能记住奶奶家的种的菜,无论种啥,都长得好,结得多,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地里一点杂草也没有,垄沟挖得深,不像别人家的菜,杂草不除,杂乱无章,看着不清爽。

奶奶喜欢花,除了种菜,还种了各种各样的花,她伺弄的好,及时浇水、上肥,花开的鲜艳。

有两小垄的虞美人,火红的花瓣中间点缀着几个黑点,像是翩翩飞舞的蝴蝶。

还有各色的蚂蚁菜花,红色的,金黄色的,粉色的……非常精致,点缀在菜园的过道两边。

种在栅栏边的金枝荷叶,花是橙色的,花朵不大,呈喇叭状,芳香扑鼻,叶子像小的荷叶,藤蔓攀爬在栅栏上,给灰黑色的栅栏增添了色彩。

贴着栅栏边,还有各色的月季,黄色的,粉色的……各种颜色一茬接一茬的开,招来蜜蜂嗡嗡的叫个不停,前来采蜜。

栅栏一侧有一条通往火车站的小路,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往院子里瞧瞧,和奶奶熟悉的人经常进院和奶奶唠一会儿嗑。

05.爱干净的奶奶

奶奶是个爱干净的人,在农村烧火灰尘大,但奶奶家屋里从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屋里摆设简单,一进门,左边是一铺火炕,对面是一口过去老式的柜子,用来放衣服。柜子旁边是一张带抽屉的八仙桌,上面摆放一台电视,桌子和柜子摆成一排,中间是过道。

每次衣服洗完晾干,奶奶都叠得整整齐齐,按类包好,放到柜子里面,打开柜子,从没看见凌乱的时候。屋子里的东西摆放有序,炕上也干干净净,从来不乱放东西。

奶奶经常用鸡毛掸子掸灰,一根拇指粗,近一米长的木棍,从顶部到木棍三分之一处,扎着密密的鸡毛,下面部分当把手,抹布不好擦的地方就用掸子,弹一弹灰,很方便,现在这种东西很少见,但是的确很好用。

奶奶家的被面洗得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放在里屋,用粉红色的毛线毯子盖好。穿的衣服鞋子,虽然旧,但是非常干净整洁,从没像一些农村家庭妇女邋邋遢遢,埋了吧汰的样子。

06.简朴的生活

那时主食吃得最多的是玉米面和高粱米,再炼一罐子猪油,自家院子里有蔬菜,日子自给自足。

河边的树林里有好多蘑菇,奶奶经常领着我去采摘,奶奶有经验,认识得种类多,告诉我哪些有毒,哪些能吃,把蘑菇拿回家,晾干,留着冬天吃。

奶奶会下大酱,她爱吃蘸酱菜。夏天去园子里摘些生菜,辣椒,大葱,蘸酱吃,冬天经常吃酸菜心儿,白菜叶蘸酱,大酱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

可是爷爷一回家,就像是过年,奶奶就开始擀面条,蒸馒头,包饺子,塌鱼,做各种好吃的。

原来奶奶有啥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攒着留给爷爷,这也是两个人经营感情的秘方。

她蒸的馒头最好吃,又白又宣腾,我一看爷爷回来了,经常去她家看看,奶奶就给我吃,哥哥笑话我,又去奶奶家馋嘴去了。

07.能吃苦的奶奶

一年夏天,连着刮了两天大风,此时高粱已长到一人多高,由于杆细,抗风能力差,成片地被风刮倒,如果不扶起来,就不会有好收成。

爸妈决定去地里把高粱扶起来,奶奶心里也着急,就和我们一起下地,穿上长袖衣服,系好围巾,戴上帽子,穿梭在高梁地里,把那些刮倒的高粱三五棵就近用线绳绑在一起,否则这些高粱就瞎了。

在高粱叶子的遮盖下,空气密不透风,尤其闷热,地垄沟高高低低,高粱叶子还刮脸,奶奶硬是和我们在地里干了半天活,只是偶尔累了,歇一会,这对于她这个小脚儿老太太来说,太辛苦了,但奶奶从来也不说苦,不说累。

东北的冬天很冷,取暖主要是煤面,事先要打煤坯子,这是个力气活。

把煤面和黄土按比例混在一起,用铁锹从泥堆中间往四周扒拉匀,往中间添适量的水水,用铁锹把黄土和煤泥充分搅拌均匀,太干太稀了都不行,然后,把模子放在指定位置,把煤泥放在模子里铺匀,拿掉模子,这就做成了一个煤坯子,再挪动模子,做下一个。

煤坯子干了之后,堆放在一起,冬天用来取暖,每个煤坯子就像一块块黑砖头,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标志,现在基本上也看不到了。虽然我和哥哥经常帮着打过煤坯子,但更多的是奶奶在干活。

奶奶还经常去河边,山坡上割柴火,晒干后冬天用来引炉子,烧炕,到年龄大了,才停止劳作。

08.神秘的小筐

我小时候经常去帮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看见奶奶在摘豆角,我也帮着摘,看他在打玉米茬子,我也帮着干……

每次干完活都不白干,奶奶会走到里屋,从里屋的小筐里,拿出一些好吃的东西,什么苹果,桃子,山楂,小饼干等等,所以我也愿意帮奶奶干活。

干完活,我和奶奶在炕上香甜的吃着东西,说着话,她会给我讲一些过去的往事,小猫在旁边趴着睡觉,时光在我和奶奶的说笑间悠悠地流过。

奶奶的小筐就像一个百宝箱,总会有各种好吃的东西。那时候物质匮乏,也没啥吃的,小孩子嘴也馋,一遇到好吃的东西就特别有诱惑力,所以我也更爱帮她干活了。

我偶尔去里屋,看见过那个小筐,就挂在里屋的横杆上,很高,我也够不着,需要上炕才能够到。我也不敢仔细看,怕别人笑话,说我是个小馋猫。

长大一想,奶奶可真有办法,这可能也是一种管理经验吧,利用了激励机制,活不能白干,让你有奔头,继续干还愿意干,那个筐里装着一个馋嘴孩子非常浅薄的吃的渴望。

后来我长大了,上学了,也没时间去奶奶家干活了,也就吃不到筐里的东西了。

09.婆媳矛盾

我小时候恨过奶奶,听妈说,年轻的时候奶奶对她不好,不带我和两个哥哥,带姑姑家的孩子。

其实妈说的也不对,哥哥从小就在奶奶家长大,因为爷爷去镇中学驻在,不常回家,哥哥一直陪着奶奶,怎么能说不给带孩子呢?

妈妈还说奶奶对姑姑家的孩子好,对我们几个不好,奶奶也看不上妈妈,经常嫌弃妈妈做的活计粗心,针脚不好,做的鞋样子难看,妈妈表面不说啥,心里不服气,自己做了那么多也不说句好话。

也说不清她们之间是怎么回事,反正婆媳矛盾,自古就有,不好调和,无论是哪个时代都是一样。

记得一次我去奶奶家,奶奶说了妈妈的坏话。我听到后,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当时很生气,这是我第一次当妈妈的面说奶奶的坏话,当时心里害怕极了,生怕她俩打架,我在中间可怎么办呢?

我心虚,不敢去奶奶家了,过过了一个多月,才放下心来,因为她俩没打架,妈妈也没去找奶奶去理论,我幸运的躲过一劫。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不能当传话的人,别说给亲人之间传话,就是给任何人传话,给自己带来的都是灾难。

到了老年,我每次回去,奶奶都说妈能干,说妈这一辈子不容易,这时我才听到她说句感谢妈妈的话,婆媳矛盾在奶奶的老年才冰释前嫌。

10.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初三中考,我哪也没考上,爸妈不想让我继续上学,爷爷说服爸妈让我又复读一年。

去城里考试的时候,爷爷还骑2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去考场外看我。报志愿的时候,用自行车载着我去学校,和老师研究报考志愿。

后来我去外地上学,每次放假都会去爷爷奶奶家看他们,奶奶就会从那个小筐里给我拿好多吃的东西,然后静静地坐在一旁,不说话,因为她知道,接下来是爷爷的时间。

爷爷给我讲好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可惜我当时听的不是很认真,有些心不在焉,感觉用不上,工作以后,才知道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道理,可惜现在没有人再给我讲这些道理了。

爷爷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爷爷,我就不会走出大山,见识到外面的世界,过上现在的生活。

每次要上学前,奶奶都会来我家,塞给我钱,我不要,拉拉扯扯半天,她就命令式的地对说我:“快拿着,在外面不容易。”

我不再坚持,低头收下,奶奶每次给我30元钱,在那个年代这些就不少了,我记得我一学期买饭票的钱在20元左右。她每次给我钱,都叮嘱我,每天要吃饱饭,好好学习。

后来我工作挣钱了,每次回去都给爷爷奶奶买一些他们爱吃的东西,回报他们。

2011年,由于政府要扩路面,路边的房子要动迁,爷爷奶奶住了几十年的茅草房扒了,当时政府贴补了一些钱,家里又盖了新房子,他们和爸妈住在一起,彼此有个照应。

爷爷和奶奶的老年相互扶持,都健在的时候,一直没怎么让儿女伺候,奶奶先于爷爷去世,爷爷才让爸妈伺候,因为姑姑和叔叔离得远,指望不上。

爷爷奶奶在老年无疾而终,两个人都活到92岁,在村里的老人中算是高寿。

岁月悠悠,那段曾经的旧时光随着岁月悄然流逝,那间茅草屋早已经不见了。

每每想起那间茅草屋,就觉得那么温馨,仿佛又闻到了花香,看到他们慈祥的笑脸,还有那个记忆里的小筐……

现在回想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旧时光是那样美好,无忧无虑,快乐简单。

奶奶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心灵手巧,干净利索,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爷爷为人谦和,豁达处事,尊重知识,是我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他们相伴72年,从青春年少一路相伴到老,相濡以沫,相互包容,恩恩爱爱,真诚相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老人会给后人留下什么?是金钱吗?是房产吗?应该都不是,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良好的家风,是一提起就让人敬仰的钦佩。

往事如梦如烟,会时常走进脑海,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闪过。

一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不能忘了故乡的亲人,那些人和事值得我们一生铭记!

爷爷奶奶的爱

齐帆齐商学院第八期故事力提升课第(8)篇2879字,累计17778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