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一个影迷,DVD收集狂,死宅,沙发土豆,在高中的时候疯狂地一包一包地去看DVD,最后硬生生看坏了两个碟机,攒了好几箱的碟片。大学晃悠了四年,沉迷吃喝玩乐,无法自拔,电影的看片量日趋减少。电影杂志倒是攒了一堆。
大学毕业之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码农的大军。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不喜欢的情绪,不得不重拾电影的爱好来驱逐这些不良情绪。当时为了装逼,还人人网上面连载了一个叫做“大付和他的露天电影”的连载系列,保持着每周更新一次的频率。连载这件事情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就是让我认识到“做事情”和“想着去做事情”的区别。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要去完成这件事情。哪怕是写文章这种纯粹私人的小事。就算这一篇完成的不好,也要去完成它,下一篇文章再去改进就好。这样才能去持续增进。本来我对周更的频率很有信心,但是在我大概连载了十几期之后,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贫乏和无知。正好当时电商发展的如火如荼,试了一次亚马逊购物后,一发而不可收。
第一批入驻我书架的书是日本武士小说,比如小山胜清的《宫本武藏》,当年是老马推荐给我的。在大学实习的阶段,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是握着黑莓8800读着这位气场喷薄的剑豪,给了当时忽然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我些许勇气。同样的还有司马辽太郎的《鞑靼疾风传》,和田龙《忍者之国》《傀儡之城》,池波正太郎《斩人试刀》。这些也都算是我从动漫届带过来的“原罪”。当然其他发散开去的还是日本小说,比如太宰治《人间失格》,三岛由纪夫《忧国》《金阁寺》,郁达夫,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第二批入驻的都是导演的回忆录,随笔集等等,比如黑泽明《蛤蟆的油》,北野武《浅草小子》,桥本忍《复眼的影像》,徐浩峰《刀与星辰》。黑泽明的回忆录只写到了《罗生门》,我们看到了这位在世界影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对自己的羞惭。就像蛤蟆见到了镜子中的自己时,由惊吓而分泌的油。北野武的《浅草小子》更是让我在当时难得的闲散时光中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感人至深的情感。对自己 在情感上表现得乏味进行过深刻反思。另外提一句,《复眼的影像》一直压在电脑底下,2016年看完的时候,竟然成为了该年度的最大惊喜,因为里面虽然是讲电影,但是对我的本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指导意义。可遇不可求。
紧接着,集中看了一大批“著名”小说,很不幸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都让人觉得无法专注地看进去。后来在一次长途火车旅行的时候,看了两本冯唐的随笔集。我要承认我被冯唐的“三观正”惊艳到了,如果不是冯叔隐藏在嬉笑怒骂文字下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我可能在那段最摇摆的混乱的青春中彻底沦为一名虚无主义者。觉得世界上一切无意义,变得我自己也开始讨厌自己。我要谢谢冯叔。
好像在2013年吧,我翻出来完整版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仔仔细细地从头看到尾。一下子激发了巨大的对于近代史的兴趣。由是集中地给自己进行了近代史的扫盲工作。雪珥《帝国政改》,杨天石《帝制的终结》,孔飞力《叫魂》,王统照《欧游散记》,梁启超《忧国与爱国》,梁启超《李鸿章传》,魏源《海国图志》,马嘎尔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易中天《帝国的终结》。我至今记得当时部长在看到我读易中天的时候,从鼻子里喷出的轻蔑和不屑。我也不知道他不屑什么。
零零散散,读读听听。司马辽太郎,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杨绛,JD塞林格,木心,陈丹青全集,梁文道,张宏杰全集,张鸣,尼尔弗格森全集,海明威全集,但是当时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马上要入一个大坑。
也是2013年,优酷开了两档脱口秀节目《晓说》和《罗辑思维》,倒不是说这两档节目本身怎么样,而是高胖儿和罗胖儿提供了一种按图索骥的可能。跟着《罗辑思维》的推荐开始了一个漫长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我觉得我很幸运,就在第二年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小碗送的一个记事本。后来这个记事本成为了我系统记录自己读书过程的开始。
东野圭吾的9册加贺恭一郎系列和盐野七生十五册的《罗马人的故事》成为了我第一批目标。紧接着以一周一本的频率去日拱一卒。整整一年的时间把这个本子写满了。现在想想,这个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让我学会了“如何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个时候紧要人生任务有两个,第一个是要把日语考过N2,第二个目标是把体重控制住。当时认识了休,小泽和GRACE等一批读书人,同时也是跑马拉松的人。我要谢谢休和小泽把我拉出书房,推向操场。同时静静天团一直在身后加油助威,督促我运动。2015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半程马拉松,把体重从110KG减到了90KG。我也学会了敬佩和仰望,并且我意外地发现我原来是一个胜负心很重的人。不希望被别人甩在身后。
2016年是我真正意义上开始用微博的形式记录自己读书过程的一年,微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的不得超过140个字,每次在纠结140个字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语言精简,压缩,去掉旁支。这个过程对于一个话痨是非常痛苦的。微博的另一个好处是把自己的东西推到了公众面前,丑媳妇总要见婆婆。无论自己写得多差,也还是要写。正是这种要“公开”的微小的压力,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我虽然微博平台上并不像朋友圈那么的熟悉,但是我还是觉得微博平台的视野更广。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当然豆瓣,或者纯专业交流的小圈子会更深入)。
慢慢地,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书架也越来越倾斜。阳光明媚的周末,把这些好东西搬到床头,和他们一起晒晒太阳。我不敢说自己是一名读书人,我只是一名 reading-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