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中国出版的第三本书,这是一部比较特别的小说,初看时,会发现里面是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片段。再往下看时,才觉察到片段与片段之间原来有着某种隐晦的联系。
我们惊异于作者对于“旅游与人体”的描绘竟如此别开生面,又不得不佩服她能将无数个散落的碎片拼凑成一个毫无违和的整体。
如此功力的作品,在2007年出版后便获得波兰最高文学荣誉尼刻奖,十年后被翻译为英文,又获得2018年国际布克奖。这部作品对奠定她的世界声誉可谓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 年时,托卡尔丘克被授予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她曾提到《云游》。
我一直都对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系统着迷,对此我们通常是了无意识的,只有偶然间才会发现,它们是命运中令人惊讶的巧合或交汇,所有这些桥梁、螺母、螺栓、焊接接头和连接器,我都在《云游》中饶有兴趣地关注。
《云游》一书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是由116个或长或短的章节组成的星群小说,章节的篇幅长至三十多页,短至一到两段。用托卡尔丘克自己的话说,它是“星群组合,而非定序排列,蕴含了真相”。
《云游》拥有复杂的非线性结构,结合了散文式的反思,虚构的故事,以及虚构化的历史,全书围绕两个不断交织的主题“旅行和人体肉身保存”而展开,为读者带来一段意义非凡的“云游”体验。
那么,今天就一起看看《云游》一书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魅力。
01 极具表现意义的主题,对内容进行的高度概括
对于一位作家来说,一部小说的创作,内容是极其重要的,但小说的名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的名称,有时候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有时候还蕴含着多方面的寓意。《云游》一书尤其如此,从书名到封面,无一不是在对主题进行概括与升华。
① Bieguni
波兰语版的《云游》书名为Bieguni,在波兰语中,“Bieguni”指的是最古老的旅行——徒步。“Bieguni”这个词,其实出自于十八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某个门派,其信徒相信,一直处于移动的状态下才能避开恶魔的魔爪。
作者在书中“裹得层层叠叠的流浪女说了些什么”这一篇章,就描写了这样的概念:“摇摇,走走,摆摆。只有这一个办法能够摆脱他。他统治世界,但没有权利统领移动中的东西,他知道,我们的身体移动是神圣的,只有动起来、离开原地的时候,你才能逃脱他的魔掌。他统治的一切是静止的、冻结的物事,每一样被动的、怠惰的东西。”
“Bieguni”这一词语,不仅捕捉到了一种旅行的状态,又紧密地联系到了人体与地点。三者合一的状态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抽象的广袤世界下,与人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旅行状态。这个状态不仅是身体上的,又是精神上的,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神圣的。与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旅行与人体”高度契合。
② 云游
再看书本的中文名字“云游”,云游在中国指的是僧人道士等漫游四方的状态,与波兰语中“Bieguni”的意思具有高度的相似。
根据译者描述,“云游”的标题,一来是想应和英文版的名称 Flights 中着重体现的现代飞行迁徙的方式、俯瞰的视角;二来是想应和波兰原文所体验的游牧民族的特质。最后,以中文的诗意呼应托卡尔丘克诗性的写作。
译者的本意也是希望“云游”二字既能囊括各种方式的移动,也能蕴涵精神和肉体共同达成、或兵分二路的冥想之旅。旅行与自由,身体与远方,“云游”二字实在译得太过精彩。
02 “碎片化”章节构建的“星群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开始时,作者一直在找一种适合的文体去承载一个人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思考,但是并没有找到,只是在旅行的过程中简单地做了记录。
后来有一天,她把这些碎片全都摊在地板上,站在高处俯瞰这堆碎片。她觉得碎片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它们就是一个整体。所以,她决定把这个整体直接拿出去出版,于是《云游》就这么诞生了。
当时连出版社都以为那只是一堆素材,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但是细细品来,却发现正如作者所想的那样,这虽然是分散的素材,但却是一个整体,这巧妙的组合,为这本小说赋予了诸多的意义。
①碎片化书写与波兰的民族性
波兰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国家,国境线总是在剧烈地变动中。在波兰的很长一段历史中,波兰存在很多的语言,有波兰语、德语、俄语、乌克兰语、立陶宛语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波兰语的存活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文学作品。
再看作者出生的年代,托卡尔丘克出生在1960年代,经历了整个19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波兰人的大量迁徙就像这一个又一个的碎片,他们散落在各地,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潜在联系。
虽然波兰经历了非常多常人没有体会过的变动,波兰人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是,他们却有着一致的认同感。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国家是没有“实体”的,也不妨碍他们将波兰的精神,灵魂传承下去,这正是波兰强大的民族性。
作者这样的叙述刚好打破了很多边界,包括立场的边界。在这场移动的“云游”中,将波兰的民族性隐晦地表现出来,正是作者与众不同的特性之一。
②碎片化书写表现的两个主角,相互照应出同一个精神个体
《云游》里面,有 116 个片段,速写、随想、日常故事、历史传说……这些片段以一种看似随机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于是,最后出现了两个主角,一是旅行,二是人体。
旅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舍弃安稳,逃离到另一个地方,那是对自由的向往;而人体肉身刚好相反,想要不朽,它们只能被动地存放在某一个地方,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正常保存,不至损坏。这样的条件所代表的是一个安稳的舒适环境。
一方面向往自由,一方面又渴望安稳,那正是人的精神世界。《云游》在一种巧妙的讲述中将人的精神世界暴露无遗。很多人都是无止息地挣扎在两种生活之间难以抉择。一方面渴望自由,一方面渴望熟悉感;一方面向往充满偶遇的生活,一方面又向往稳定的生活。
在书中连接不断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精神个体,又看到了多种不同的选择,有人逃离,有人追求。在这样的叙述中,所表现的内涵正在不断地扩大加深,这个精神个体该如何选择,作者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③碎片化题材所探讨的前瞻性话题
不难发现,有许多伟大的作品,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但依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不变真理与具有前瞻性的主题。
《云游》一书出版于 2007 年,距今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却很有当今时代的感觉。比如互联网、手机、航站楼、青年旅社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当作者用小说化的形式将故事讲出来的时候,我发现特别有共鸣。比如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在机场里面举办的心理讲座,讲的是旅行心理学,作者在里面描述了各种人物打发时间的方式。有人去买东西,有人找出一把破伞,将其肢解,将油布叠好带走,还有人在讨论古巴。表面上是在谈旅行,实际上讲述的却是人们对于碎片化时间的选择。
有时候人们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但是他们就是做了。比如现在旅行、移动确实很方便,但是旅行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有一个名为“七年之旅”的章节中讲到:“他有没有想过:‘我们去过那里’究竟有什么意味?在法国的那两个星期究竟去了哪里?时至今日,两个星期只浓缩为一两个回忆中的片段……挪威又是怎么回事?唯一留下的回忆是白昼长得没完没了。”
作者在如此众多模糊的事件中,把那些貌似碎片的东西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出来,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讨论碎片化时间的运用,其实作者早在 2007 年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时间就是一个瞬间,我们都生活在瞬间当中,通过《云游》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时间的碎片化的一个首肯。
03 全新的“我”——“第四人称”叙述者所赋予的深意
众所周知,《云游》是一部“星群小说”。何为“星群小说”?它即是对如今现实世界中人们经验方式的模拟,创造彼此分离又互相参照的碎片并自然形成整个星群。
作者在一次采访中说,《云游》这本书的叙述者是被创造和设计的。当创作一部由小片段构成的小说时,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主线,因此,这条主线必须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以贯之的叙述者。所以,作者调用个人的角度、观点和品质等创造了这么一个叙述者。
这个叙述者不仅足够强大,而且被赋予了深意。
在互联网高速运转的时代,世界的真相和知识似乎都被收入了百科之中,我们似乎已经无所不知,又似乎一无所知。我们生活在混乱的信息洪流之中,感受着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电视、电影、游戏、网络小说等等,当世界上的声音一起向你涌过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分辨不清声音的轮廓了。
在信息的洪流中,个体的声音失去了轮廓,面对这样的“危机”,托卡尔丘克说:“我们不仅没有准备好讲述未来,甚至没有准备好讲述具体的当下、讲述当今世界的超高速转变。我们缺乏语言、缺乏视角、缺乏隐喻、缺乏神话和新的寓言。”
因此,他在《云游》中,通过一个“我”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互联网使每一个“我”在互相淹没,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不仅囊括了每个角色的视角,并且有能力跨越每个角色的视野,看得更多,看得更加明晰。
这种多重视角帮助了我们去阅读她的作品,更加明晰了“星群小说”的魅力,因此,将其称为“第四人称”确有一定的道理。
这个“我”被赋予的深意,就通过无数个角度的“我”,去发现自己的局限,去领略更真实的世界。
文字的魅力在于,它能将不同的人的思想,透过一个一个字,传递到世界上的许多角落。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对方,却能够从对方的文字中,获得某些共鸣,获得思想上的碰撞。
《云游》一书,从波兰到中国,却也是在一个“云游”的状态下被传递着的。作者将她的思想,通过她的笔,将其记录在书中的每一句话中,给了人们最大的想象与理解的空间。因此每一个阅读的人,都会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与收获,这正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