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看的书是1年前看职来职往时买的,书的作者是职来职往的导师-杨石头。这本书的目标受众是年龄在23-28岁的职场新兵,讲的是一些职场上的法则,有些小道理,也有些鸡汤。把其中有意思的一些观点整理一下吧。
1. 实践-你不尝试,没人给你经验
严酷但真实的成长路径是:思考-实践-理解-能力。你学过的知识80%会忘记,你体验到的事实50%会记得,你实践过的事情30%会理解,你理解的实践只有10%会转化成能力。在这个倒三角的能力转化器中,你的思考是能力的原料。
2. 原动力-毒一样的入迷
职业生涯规划是志业(喜好)、职业(吃饭)、事业(成就)的组合。起步阶段要注意培养兴趣方向,因为兴趣是我们内心的原动力。让你可持续发展的是根脉。早些给自己定向,才会给自己定性,给自己定位,然后全力扎根。让自己的这个领域有根(专业)有脉(资源),你才有机会长成大树。
3. 聚焦-早期目标是用来瞄准方向的
人生进阶路线图:Innocence(无知但快乐)——Pain(成长但屡屡犯错)——Knowledge(在锤炼中苦学)——Understanding(百般淬炼逐渐领悟)——Vigar(眼光长远,境界升华)——Alaha(生活悠哉悠哉)
聚焦的过程是一个策略思考的旅程。从自己的原动力出发,基本确定自己对什么有兴趣,什么是自己擅长的工作——看这个角色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未来的路是宽是窄——考虑在这个旅程中实现目标的策略途径是什么。
职场最怕两件事:一是不勘探不聚焦,不研究水脉在哪儿。你不研究,没人替你决断。二是不深挖不沉潜,浅尝辄止。到处深挖,没一口坚持挖成井。你不专注,没人替你积累。
4. 意志-挣扎,是自然界让你获得坚强的方式
有两种人不可救药,一种是雄心万丈,一种是万念俱灰。前者不明白幸运知识倒霉的间歇,后者不理解倒霉是幸运的必由之路。走的长远的,都是能让自命不凡与怀才不遇在内心握手言和的人。
5. 细节-天使都在想象中,魔鬼都在细节里
每一个职业化动作都是有细节表达的:写的认真、听的仔细、看的清楚、说的明白。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有伟大的力量,在沟通过程中,说服对方的往往可能是理由,但是真正触动对方的都是细节。
6. 情商-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
如何创造喜感、温暖感、好感是学习职场人格的第一步。高情商的“三位理论”。上位,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自己从更高的角度看更远的未来。前位,想问题要超前。看事情看得远,想事情想得深,你的思维成熟度要超越你的实际年龄,这样你进步才会很快。换位,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能读懂别人是成就自己的的开始。
7. 小聪明-成不了精的狐狸
耍小聪明的人也许在一时一地占到了一点便宜,但同时等于告诉别人要防备你,最终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信任。真正成精的往往都是“大智如愚”的人,因为赢得信任的成本是极高的,但收益是最大的。在职场上,你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赢得信任,不管是对客户、上级还是对同事。人格、敬业、专业、细节无非都是要向别人证明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一旦这种信任达成,就是一种依赖,而依赖就会产生价值。
8. 淡定—温顺的猫就别学狗叫
当你不能解决问题时,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当你没有支撑价值时,你就是累赘。人总是更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却对自己的缺点浑然不觉。理直不用气“撞”。所谓的道理都是只想着自以为是的逻辑,而情理才是行走社会的游戏规则。
9. 慢一点-走得越快,越容易摔
真正让我们成熟的,不是年龄,而是职场经历。你在职场的每个阶段都有训练的重点。做好执行计划,一步就是一步,控制想象力,勿让思想脱缰,淹没理性思维判断。能达到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二是蜗牛。
10. 表达-傻瓜才只用嘴说话
聪明的人用脑子说话,有智慧的人用心说话,只有傻瓜才用嘴说话。当你跟人沟通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要说服对方的时候,就更不要用傻瓜的方式说话。只需要“说出来”的时候,是信息的有效传达,但说服对方是要有逻辑和结果的。你需要摆事实、讲道理、落结论,这样的话才有线性逻辑。
11. 时间管理-不要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
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才能完成。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拖延,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没固定完成时间。时间管理是第一管理,因为只有它是无法再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主动积极、要事第一、以始为终、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统合综效(综合分析,提高效能)、不断更新。未来从来都是通过行动来实现的,而不是用来等待的。
12. 机会-把所有的工作都当成提拔你的机会
人因事显。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有价值”。不断让自己先升值,只有你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各种资源才能汇聚起来,成绩与地位才会水到渠成,最终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