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与本单元“大自然的可爱生灵”相对应,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其中《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春季的美丽景象,而《三衢道中》则着重描写初夏时梅子黄时的美妙世界。
作为三年级下册的开篇,三首古诗相对来说较为浅显易懂,但是教材上却提出了新的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对于这个要求,我们教研组在教研时讨论过: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孩子们需不需要背诵古诗的译文?当然,一番激烈辩论之后,结论是有必要背。
边读边想象画面,到底是要培养孩子什么能力?课堂环节如何实施?我不禁困惑起来。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尝试。
《绝句》的课堂上,我让孩子们自读诗歌,借助插图和课下注释,在小组内说说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结果,这个环节变成了孩子们合作搞定诗句的翻译,一个组的同学一个统一的答案。课后,想象画面应该是一种感知的过程,它应该以诗句为基础去创造画面,是可以合理的想象的,不应该是只到译文为止的。因此,我在两方面误导了孩子:课本上插图是三首诗的结合,绝不能完整地表达诗歌中的画面;每个人能想象到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就如课本上的插图是插画师想象的画面一样,我们也该有自己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的课堂上,我调整教学设计。我把小组讨论诗句意思的环节放在前面,并明确提出只是让合作来理解诗句都写了什么。在确定孩子们理解诗句大意以后,我范读诗歌,让孩子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两遍朗读之后,几个同学可以举手分享了,果然这次不再是诗句译文了,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孩子们便不再说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江水的温暖,而是说一群鸭子在温暖的江水上游来游去,互相嬉戏。几个学生的回答让我更加确信,画面和译文是完全不同的,显然前者有些时候并不能用来描绘画面,我们能说“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江水的温暖”是一种画面吗?但是,令我发愁的是,能分享的也就几个孩子,也许还有大部分孩子闭着眼睛也没有思考……如何带动更多的学生呢?
《三衢道中》的课堂上,我再次改进。除了前边保证每个孩子先理清诗歌的大意,我还是让孩子闭着眼睛去想象画面。不过这个朗读者不再是我,而是孩子。同学之间,一人读,一人想,互相交换角色,两人都想象完之后,互相交流。孩子交流时,我走在讲台观察。我想效果是比上一节课好得多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个孩子用手在桌子上比划,他和同桌说:你看,这是曾几出发的地方,这里是三衢山,他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是个晴好的天气,于是从家出,架了一叶小舟……他的举动突然让我一惊:这是多么生动有趣的方法啊,我还可以让孩子简单画一画呢,即使孩子的画出来的画不精美。想象画面根本不需要过度强调华丽的表达,也不依赖与多高超的绘画技巧,而是去感知文字。
也许“想象画面”对于孩子的语文素养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但是我也浪漫的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想象画面”可以是中国儿童感受古诗之美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