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阅读教育类书籍,也一直在听教育界大咖的各种讲座,每天坚持写作、反思,其中想的最多的是:做怎样的语文教师?在郭初阳老师的《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中,我逐渐找寻到答案。
郭老师在《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一文中表达了对语文的理解“《说文解字》:语,论也。所谓语文,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习与谈论(口头或书面),让人获得教养,成为一个温和文雅的人。语文教会一个人说什么(关注世界也关注内心),也教会他怎么说(在不同场合使用得体的形式),自然也教会他尊重别人,安静地倾听。”
三年前自己无意中在当当网购买了郭初阳老师的《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随便翻了几页就束之高阁。直到今天听刘猛老师《反常识》论坛时,刘猛老师对郭初阳老师大加赞赏,称其为非常有个性的一位语文教师,其课堂充满了智慧,并极力推荐大家去读郭初阳老师的《用沉默抵抗语言》。
猛然间忆起自己好像有本郭初阳老师的书,翻遍书架,发现《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擦拭掉封面的灰尘,打开这本书,发现三年前的自己只匆匆读了几页。唉,我到底错过了多少美好。
再次拿到这本书,我被书题《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所吸引,什么是独立教师?语文之旅的收获是什么?……自己迫切希望寻找到答案,于是上网查了郭老师的简历,才发现“这是一位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得主,弃体制而成为独立教师,步履坚定地走在越来越宽阔的教育自由中。”这些更激发我进一步了解郭老师及其语文之旅的欲望。利用国庆假期,读完了整本书,感触颇多:
一、质疑权威的勇气
在百度输入“教科书”,我们会得到以下一些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由各出版社出版,再由教育部审定通过使用。”简而言之,教科书在中国教育界是权威的代名词,数以万计的老师和学生每天依靠着它学习。
初入职时,教科书在我的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自己每天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它展开,即使使其支离破碎也力求把其中的每个知识点讲解透彻;产假期间,阅读了吴忠豪老师的一些教育学书籍,开始认为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目标”,但却从未敢质疑过权威。读了《那一只断尾多年的麻雀》、《陈情表?残肢令!》等文章后,颠覆了我原有的观点,郭老师在书中认为“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是教不出现代公民的。教材已经走入死胡同,小改无用。”
《陈情表?残肢令!》中认为“丧失人性的《陈情表》,确如其名,乃一种陈旧的情感的表演……终于明白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剔除了这篇东西,一个傲然独立的人,怎能受得了这样的软体无骨,这样的献媚匍匐呢?然而这幽灵,孩子2006年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里;这幽灵,还要这一代继续战栗在权利的阴影里;这幽灵,还要下一代继续陶醉在他的‘悲恻’与‘忠孝’里。”
尤其是《那一只断尾多年的麻雀》中所介绍的课文《麻雀》,这篇课文在新改版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中也还有。还记得自己曾经教学过,并未觉得有任何不妥。但郭初阳老师则提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俗话透露出中国人的性格,我们既有着喜欢事事备足的亲热情意,又有着丝毫不得马虎的谨小甚微。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怎么多年一直让这篇小小的《麻雀》残缺不全的扑腾在小学语文的课本里。”
二、探寻真理的执著
拥有质疑权威的勇气已属不易,书中透露出其探寻真理的执著更让我感动。在书中,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郭老师例举了古今中外众多事例作为佐证,学习之渊博、思维之严谨令人叹服。
《那一只断尾多年的麻雀》一文中,作者用八种《麻雀》的译本对照,发现课文《麻雀》的篇幅较短。八种译本都有十个自然段,而课文只有七个自然段。
接下来,作者从内容的完整、叙述的顺序、形容词的使用,甚至是标点符号的改动等方面按照自然段逐一进行比对,发现课文的种种不足。随后,张老师结合当时的宗教背景,以及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关于生与死的思绪,理清了《麻雀》的意旨:只有爱,才能战胜死。因而屠格涅夫在全篇的结尾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唯有靠着爱,生命才得以维持,才得以发展。”但这句话却在课文中被删去了。最后,作者不禁呐喊“多么可惜啊,在我们这一向就缺乏爱的国度,孩子们原本有可能读到如此珍惜宝贵的句子,最终却长久地失去了一次爱的教育的机会。”
阅读的同时,我注意到作者的文章的参考文献,就《那一只断尾多年的麻雀》一文中,作者列举的参考文献就有27种,内容涉及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文论、短篇小说等,不得不让人叹服。
作者认为“倘若让教材扮演一个角色,那么她当是欧仁 德拉克罗瓦所画的女子,有着惊人的美丽,把跟随者深深吸引,引导他们向前;同感陶渊明《闲情赋》中的慨叹: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而现行的教材存在的诸多漏洞。为了探寻真理,郭初阳离开体制,创办“越读馆”,坚持用有趣(符合孩子年龄和心智)、有料(新鲜的视域,或悠久的经典。含有丰富的信息量,让孩子惊奇)、有种(帮助培养现代公民的判断力、同情心,正义感、参与热情。)来自选教材给学生上语文课。
三、常识与反常识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男人比女人多两颗牙齿。这在两百年中都被认为是正确的,直到两百年后,有个哲人数过后发现,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的,男人和女儿的牙齿数量是一样的。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两百年间都没有人去真正数过男人和女人的牙齿?我想原因在于人们认为这就是常识,既然是常识,了解就可以,不必去求证。
对待教科书,我们也是如此,一代人一代人都学习,早已将其视为常识一样的存在,根本不会去质疑。有时候,这种常识观会禁锢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懒于去进一步思考。打破这种常识观,我们需要反常识。
自己做不到郭初阳老师那样潇洒,也没有其特立独行的资本。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我所能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备课中多一份思考和追问,平日多阅读、写作,多多充电,提升自己、丰盈自己、沉淀自己,做一名精神独立、追求真理的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