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这句话(孤独和发烧一样,在夜晚最盛),不禁想要伤(好)春(好)悲(吐)秋(槽)一下。
查了一下,原句的作者是杜鲁门·卡波特。▼
我说杜同学啊,你这一看,就是个小可爱,啊不,就是医学知识不够啊。怎么可以犯这种错误呢?
来来来,让我告诉你这其中的奥秘。
孤独在夜晚最盛,嗯,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这个没毛病。
但是你要说发烧在夜晚最盛,那我可要好好跟你说道说道了。
发烧这个事儿啊,说起来还真挺复杂的。几乎每个人长大的过程中都经历过,但是好像又说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经常能听到周围人吐槽:不就是发个烧吗?去啥医院啊?去了医院给你开一堆检查,查这查那的,还不一定能治好,不如自己在家吃几片退烧药呢。
要么就是:嘿~(自行想象丹丹老师的语气)你看那个黑心医生,我这小孩一个小小的发烧,花了那么多钱!隔壁老王家的孙子前几天不也发烧吗,也没管,自个儿就好了,要我说啊,就是那没良心的医生想捞咱的血汗钱!
一、那么发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平常讲的发烧,医学专业术语叫做“发热”(fever)。
发热的定义是: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也就是说,人体在各种各样因素的攻击下,调节体温的中央控制器出了问题,表现为体温升高。
要了解体温升高,首先需要知道正常体温的范围。而体温的正常范围与测量的方法测量有关,略有差异。
测量体温下面有3种途径:
通过腋下量,就是我们常说的腋温,正常值为36-37℃,因为没有以下2种那么麻烦,所以接受度最高,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放在嘴里量,即口温,准确说,应该是先把体温计消消毒(这个很有必要,毕竟是要入嘴的东西啊),头端放在舌下(不是直接含在嘴里啊,又不是棒棒糖),闭嘴5分钟之后就可以愉快地拿出来了。(不过某些韩剧的欧巴就是直接放在嘴里量的,啊啊啊,一脸呆萌!也可能是考虑到其它的方法不太...雅观?)啊,差点忘了说,正常范围是36.3-37.2℃(果然是色令智昏)。
插入肛门里,即肛温。正常人......一般不这么干。需要用这种办法测的,通常是小baby和神志不清的人。正常值在36.6-37.7℃。
** 二、既然腋温是最常用的办法,那么用什么样的姿势才能完美地测出腋温呢?**
首先,你需要一个体温计,然后把它放在咯吱窝下面,最后静静等待10分钟后即可出锅(什么鬼?!),具体参考“如何把一只大象放进冰箱”。(喂,再不正经把你拖出去了啊)
好啦好啦,还是强行拉回正题,那么用什么样的姿势才能完美地测出腋温呢?(喂,说过的话不要一字不落的重复好不好?!)
首先,你真的需要一个体温计,最好先拿医用酒精消个毒(我相信有不少洁癖同学是这么干的),看一下体温计的汞柱(就是银色的那条线)是不是在刻度线(35℃)以下。如果不是,伸出你的小手,握紧温度计的尾端,秋风扫落叶般,不要留情,就可劲儿甩,像甩前任一样(哈?好像哪里不对?),直至甩到35℃以下。这一步的目的是清空体温计原来的读数,防止干扰此次结果。
接着,你需要把目标侧咯吱窝擦干,因为汗液也会干扰读数。如果有热水袋或者暖宝宝之类的,一并拿开。
然后,重点来了!向外展开胳膊,把体温计的头端(就是又尖又小的那端)轻轻送到咯吱窝深处,如果你这会儿烫得跟个小红人似的,必然会感觉到一丝沁人心脾的嗖嗖凉意,有点像被蜜蜂盯了一口。哦,那是一种多么复杂到难以形容的感觉。
最后,用上臂夹紧,别让它掉下来,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啊我的朋友!静静等待10分钟之后,取出,读数。so easy !
如果你说,我偏不等10分钟,只测5分钟行不行?
呵,当然不行。有一篇研究证实了测5分钟和测10分钟,体温的结果最终相差0.4-0.5℃。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哪个更准确了吧?而测量10分钟和12分钟,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至少需要测量10分钟以上,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三、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体温会升高?
前面说了,人体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攻击,导致调节体温的中枢错乱。
那么这些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哪些呢?
列举起来发热的原因来,绝对吓你一跳,简直可以跟“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 ”有的一拼。
感染性的因素有: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
非感染性的因素有:白血病淋巴瘤红斑狼疮,风湿热药物热溶血反应,脑出血脑震荡心肌梗死,中暑骨折内出血......
太多太多了,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发热,有的人不吃药就好了,有的不仅要住院治疗甚至倾家荡产了吗?(不许说不明白)
四、最终回
OK,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发烧真的在夜晚最盛吗?
当然不是。
因为导致发热的疾病不同,有不一样的“热型”。简单说,就是你把体温的数字画在一张表上,连成一条折线图。这个线有很多种形状,高峰(最高温度)跟白天还是夜晚没什么关系啦。
举个例子吧。
比如“稽留热”,这种热型,那可厉害去了。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可以长达数天甚至数周,24小时内体温的变动不超过1℃。
一句话概括:管你黑夜白天,我自岿然不动。▼
再比如“间歇热”,体温可以骤然升高达到高峰,持续数小时,再突然降到正常水平,高热和正常期反复发作。
一句话概括:我个暴脾气,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啊去无踪。▼
还有“不规则热”,顾名思义,发热曲线毫无规律可循。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一句话概括:哦,是的,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总结:孤独或许在夜晚最盛,而发烧,并不。
最后附上一条小建议:如果因为发热去医院看病,可以自己提前在家制作一份体温单,记下发热的时间以及测量的温度,能绘成折线图就更棒了(这样有助于判断病情)。
说不定你的主治医生会给你加鸡腿哦~
动图来源:soogif.com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等.《诊断学》第8版.
2.马小军, 王爱霞, 邓国华,等. 不明原因发热449例临床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9):682-685.
3.刘励, 李玲, 陈小英. 对准确测量体温时间的探讨[J]. 西南军医, 2004, 6(3):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