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富翁的生活便是锦衣玉食,开好车、住豪宅、背好包、喝好酒,然后在《邻家的百万富翁》的作者做完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或许就是那个穿得普普通通的、上下班乘坐公交车的邻居,人家已身价百万。
作者调查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富人在消费理财方面,与普通人想象的并不一样。这些百万富翁(书中是按美元计算,即使在中国百万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多非常低调,而且选择商品重视性价比,并不那么热衷消费奢侈品。而且,这些百万富翁的平均收入水平并不是最高的,比医生律师的收入都低,但是他们却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来他们的消费习惯具有一些共同点,因为保持了量度为出的生活方式,花费远远低于他们积累的财富。
比如,他们情愿在沃尔玛买一块电子表,也不愿意在奢侈品店买豪表。又比如不会开特别豪的车,反而选择中档车型,比如福特、丰田这一类大众汽车;
往往住在花费不高的街区不太大的房子里,也不会安置特别豪华的家具......总之,他们不会挥霍自己的财产。
反倒是很多装富的人会去高消费并以此炫富,所以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邻居竟然会是一个百万富翁。
这本书虽说有一点啰嗦,用了大量的篇幅想要传达一个观点:想要成为真正的百万富翁,需要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要杜绝过度消费,摆脱品牌的圈套。这一观点和此前《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里习惯之一高度一致。
试想一个人月收入是1万元,在消费上比较奢靡,每个月也就剩个2000元钱,而另外一个人收入只有5000块钱,但每个月可以存3000元,这个人是不是比第一个人更能积累财富?
这个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很多人却很难实施。由于支付系统的发达,我们无时不刻被消费挟裹,各种网上购物app,各种外卖app,想独善其身还真不容易。
据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有56%的人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每月平均储蓄仅1389元。
现在市面上还有各种信贷产品,年轻人普遍熟悉透支消费,但往往缺乏自制力。比如前一阵子,有报道称,统计数据显示,“90后”和“00后”负债率高达1850%,在消费贷款群体中占比达43.48%,以贷养贷用户占比近三成。每个90后年轻人平均负债12万元。
刚看到以上数据的时候,考拉感觉挺吃惊的。也难怪此前有报道过“裸贷”事件发生。有些人养成了挥霍无度的消费习惯,如果不幸负债过多,以后的生活可想而知将非常悲惨。可见,量入为出是多么地重要。
富有不是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而是拥有规模足够大的,能够产生收益的净资产。
《邻家的百万富翁》
财务上的概念“净资产”为资产减去负债,然后作者给了一个公式:期望的净资产=年龄*收入/10。比如年龄35,收入为20万,则期望的净资产应为70万元。如果实际的净资产高于期望的净资产,才代表你是富人。
而财富指数=实际净资产/期望净资产,通过作者调查,富人的财富指数至少在2以上。
一个人的收入多少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多少能够产生收益的净资产。那个月入过万但仅能留存2000元的人,积累财富的速度,肯定是比不上月收入5000,但能留存3000元的人。
大部分人都是出身普通家庭,并没有特别殷实的家底。如何高效地将收入转换为财富呢?
作者通过调查了超过一万名美国的百万富翁之后得出结论:大多数的百万富翁,有七个共同特点:
第一,过着多入少出的生活。
第二,很有效率的安排时间、精力、金钱,致力于财富的积累。
第三,坚信金钱上的充分自立比展示自己高层次的社会地位更为重要。
第四,他们的父母不会向他们提供经济援助。
第五,他们成年的孩子在经济上自给自足。
第六,抓准市场机会上十分精明。
第七,选择合适的职业。
这七点简洁明了,给予普通人检视自己以及努力的方向,与各位读者共勉。
另外,作者提到房产的时候,考拉认为由于中国的国情与欧美不一样,因此建议把净资产理解为剔除自住房产后的金融资产。
因为过去二十年即使是贷款买房的人,随着房产升值,基本都是赚取了几倍甚至十倍的收益。在房价上升周期,房产作为资产不断在增值,房贷作为负债逐年减少,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拥有房产的人实际净资产还是增长的。至于接下来将来房价会不会一直涨,我想不同城市不同位置的房价会有不同的走势。
以上便是我读《邻家的百万富翁》的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