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选择南渡半隐退,这一时期王阳明的论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围绕功名利禄阐述治学的宗旨。面对朝政的腐败,很多有识之士都选择了退隐,同时又有很多人醉心于举业,王阳明认为进退隐显本身与修道无关。
在与了庵和尚的论谈中,王阳明明确指出,世人常因厌倦争名夺利、俗世纷扰,而遁入空门。难道入了佛门,就得道解脱了吗?只有挠而不浊,才能做到清;只有狎而不染,才称得上洁。如果做不到这些,即使穿上僧衣,皓首穷经,无非逃避租税而已,实则放纵自我,与道何关?
同理,闭门钻研圣人经典,寻章摘句,在文字上做功夫,也不是真正的治学。治学必不能脱离实践,因此,王阳明既反对一味流俗,也反对远俗,他赞成程子的主张,即“君子处事,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也。”
人们从治学求道德,走向聚焦举业,由举业而热衷功名,由功名而求富贵,一步步偏离求道的本心。另一个极端是,粪土富贵功名,希望闭门修身,这也有违治学之道。
那么,真正的治学宗旨是什么呢?王阳明提出诚身,不断地去除私欲,明善而至善,内心洁净,此心永恒,这才是得道。下文与王道的论辩中,王阳明将有更详尽的阐释。
正德八年九月三十日是王阳明的生日,弟子们与王阳明载舟游宴,一派欢乐的气氛,从此大家就要各奔前程。
生日会后,徐爱先行前往南京赴任,王阳明则在十月二十二日到达滁州任所,督马政。
明朝的太仆寺掌牧马之政令,属兵部,太仆寺设少卿2人,正四品。
南京太仆寺治所设于滁州,滁州地广,水草资源丰富。洪武六年,朝廷令军民每户养母马一匹,免除赋税。
南京太仆寺离滁州城有两里地,时有流寇侵扰。王阳明与另一位太仆寺少卿文森(字宗严,号白浦先生,文征明二叔)合计,将寺所改为寺仓,并召集军民二百多家,令其在牧场空地上自建住房,免除其地租,并建立巡逻队伍,以保护治所和牧场的安全。
虽然如此,太仆寺总体而言是个清闲衙门,王阳明每天与门人遨游琅琊、瀼泉之间,月夕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王阳明的门人队伍不断壮大,新老门人前来问学的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