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怎么的,最近频频想起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和那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态。那些年,在那个并不算特别陌生的城市,广袤自由的天空下,那个每天忍受着单调的通勤,却始终无惧无畏的年轻的自己。
大学毕业那年,机缘巧合的去了北京,当了一个不称职的半拉子“北漂”。所谓“半拉子”是因为我并不像那些真正的北漂一样带着不出头便誓不回头的破釜沉舟的劲头,“漂”也漂的不那么彻底,因为有姑姑和姑父基本打点好了我初到北京的工作和生活,让我能以极低的价格住在远亲家,下班回姑姑家吃饭,在熟人的公司上班,职业也完全实现了大学专业的学以致用……也正因如此,我并没有太多孤身在外打拼的焦虑,反而每天充分享受着远离父母碎碎念的自由的空气,感受着古老城市现代经济发达的便利,沉浸在五朝古都一脉传承的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里。虽然收入不高,但也够自给自足,因此工作的压力虽有但还不至于令我感到生存的焦虑,柴米油盐之外就只剩彻底的松弛和自由的呼吸,而那种因为节奏快而被动产生的紧迫感只需通勤路上捧一本书(那个时候还不流行电子阅读)沉浸其中便足以消解。所以我说,我“漂”的太享受,因此很不专业。
北京是在我仅有的认知里最完全贯彻五天工作制的大城市,当然,也可能是运气好,碰到个遵纪守法的老板。所以,我可以挑个晴朗的周末,略微拾掇一下自己的容装,抬脚就可以去一个不太远的想去的地方走走看看,丝毫无须考虑第二个人的情绪,毕竟恋爱和婚姻永远是两回事。
可以偶尔肆无忌惮的在家里抽一支烟,不背着任何人,烟雾之后是纯粹的不受打扰的思绪。我记得曾经有个男的跟我说过,抽烟的女孩儿是不是更会思考。这我不知道,但能让心境瞬间沉稳下来确是真的,而人在冷静的时候思路一定会清晰一点,这大概就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吧!
如今,时过境迁,人非物亦移,韶华渐远去,而独处也早已成了一种奢侈,越来越多的怀念无不是在留恋当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要不,就写个小说,把那些美好的回忆镌刻在故事里,封印成永恒,珍藏起来。那些期待的,渴望的,想象的,真实的,遗失后又找回的,畏惧继而勇敢的,所有属性通通赋予纸片人,承其希望,弥补遗憾,也算是另一种重生。可好?